近日,备受关注的稀土出口配额问题又一次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7月是商务部发布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额的时间。7月5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贸易协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裁定将会促使欧美、日本等国继续在世贸框架下和中国打稀土“官司”,进而要求中国放宽日渐收紧的出口配额。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出口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随着生产企业的话语权逐步增强,稀土出口配额权重心向生产企业倾斜已是趋势。
出口权重心或转移
7月6日,包头举行的全国稀土工作会议通过草案,明确提出未来出口配额指标与《稀土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挂钩,并进一步向大型生产企业倾斜。
依惯例,稀土配额按照企业上一年的贸易额来分配,因此很多企业即便生产规模扩大了,也无法增加出口额,为了维护客户,开拓市场,这样的企业一般会花高额的费用向一些指标多的贸易型企业购买指标。
近两年,随着稀土价格的攀升,出口配额指标总量的减少,企业之间的指标“转让费”一度从每吨2000元上涨至每吨20万元。高额的指标费让很多有出口需求但没有出口指标的企业负担沉重。在此前的很多场合,《中国经营报》记者都能听到学界和企业界要求改变现有出口格局的呼声,而商务部在每次发布出口配额的同时也会重申向生产型企业倾斜的观点,只是一直没有明确的政策。
“现在还难以判断有多大的改变,马上就出下半年的出口配额指标了,可能是一个风向标,现在的衡量指标多了,最终只有看到结果才能知道。”上述企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贸易型企业也不会坐看利益流失。
对于此次全国会议提及的改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是国家的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稀土生产企业在世界稀土格局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这两年的各种整治政策,包括企业整合、环保新政等,生产企业的意见都要重于贸易型企业。”一位与会者告诉记者,出口权的变化会进一步增强如包钢稀土69.62,1.57,2.31%一类企业的话语权,原先贸易型企业占据70%配额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出口配额与环保挂钩是我们多年来的意见,这样可以约束企业的行为,迫使他们加大环保投入。”7月7日,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王国珍对记者表示。他建议环保部成立专门的检测机构,而不是看地方政府和企业自己的数据。
此外,上述与会者还告诉记者,此次会议在配额问题上达成的高度一致,也与贸易型企业的转型有关,“现在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始兼顾生产和贸易”。
此前,五矿商会副会长刘贻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贸易型企业做出口有自己的优势,稀土出口也需要有分工。而随着五矿逐步向稀土资源开采和生产领域渗透,原先生产和贸易分开的格局有望合二为一。同样,包钢稀土在2008年组建的国际贸易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交易平台,在号令国内轻稀土价格之后,借用包钢稀土本身具有的出口权也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
配额托市
也许是巧合,在全国稀土会议召开的同时,世贸组织对美国和欧盟在2009年诉中国9种原材料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锌出口限制违反世贸规定的请求下达裁定,世贸组织认为中国以保护资源为理由的限制出口不成立,此举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在为美日欧在世贸框架内和中国打稀土官司铺平道路,因为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也是基于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
近两年来,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大幅减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中国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近40%,尤其是下半年第二批配额指标比2009年同期减少了近70%。2010年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计14446吨,较2010年同期的 16305吨减少11.4%。
下半年的出口配额也将于近期公布,受此影响,本来已经于6月下旬开始企稳的稀土价格又获得了上涨的动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的稀土价格本身就与国际接轨,由于受到配额的限制,出口的稀土实际成交价要比过去高出一倍,因此,在配额问题上,无论是收紧还是放开,都会刺激稀土价格上扬。据称,在世贸组织裁定下达的当天,主要稀土产品的价格上涨接近10%。
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的公告,2011年7月1日起,企业一律持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或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签发的稀土出口配额许可证向海关办理通关手续。环保部也要求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企业在8月1日前提交环保核查申请。
但实际上,世贸组织的裁定是否会对今年下半年的出口配额指标数量产生影响,业内人士的分歧明显。
“我认为世贸组织的裁定站不住脚,至少在稀土的问题上我可以确定我们的环保因素占很大的比重。”王国珍告诉记者,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停止生产开采稀土和停建分离厂的根本原因就是环保,只是中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已,目的是一样的。
但出口利益的诱惑让生产企业,尤其是能获得指标的企业充满了期待,内蒙古一家企业主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配额会有适当的增加,因为上半年的指标过少,已经引起市场失衡,企业为了获利也得寻求出口。
西方多举措保稀土
虽然国际舆论对于稀土国际官司充满“信心”,无论是中国市场的变化,还是世贸组织对限制原料出口的态度都未能让美日欧等稀土应用大国放松对全球范围内稀土资源的开拓。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开始筹备重启的美国帕斯山稀土矿山目前已经启动生产程序,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帕斯山稀土矿山为美国最大的稀土供应商Molycorp公司所有,美国拥有全球约15%的稀土储量。
业内与Molycorp公司有业务来往的人士告诉记者,该企业的初步生产目标是两万吨,主要满足美国国内需求,未来增加产量后,会考虑有部分出口,但由于其退出市场已近10年,Molycorp公司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市场和客户群。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由于稀土价格的回升,中国稀土产业持续不断的深度整合,让国外稀土需求方失去安全感,除了一方面向中国政府施压外,美日欧等也在积极寻求稀土供应的多样化。
但熟悉稀土产业的人士都清楚,稀土产业链的建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其中分离技术和环保设施建设都成为重建稀土系统的拦路虎。
而今,无论是环保标准还是人力成本,都非20年前所能比,西方国家要重新开启稀土大门,要面临的压力丝毫不比中国进行环保整顿小。
公开资料显示,近15年来中国支撑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出口量。而据美国地质局的统计,这15年来中国稀土资源已从占全球的43%下降到31%。
不过,就短期而言,业内并不看好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市场。
“中国占据稀土市场的绝对地位,国外市场的供应增量短期内不会对中国供应量形成分庭之势,同时国外产能不会在近期集中释放,短期内,国外市场的供应量增加不会对目前的稀土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告诉记者,国外稀土资源的供应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市场,有可能成为稀土价格上涨的助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