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以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的产业格局基本上如行业内所说的“三山两江一海”。
事实上建筑陶瓷主要集中在佛山、淄博(博山)、晋江、夹江,2006年的全国产量达43亿平方米,当时这四地的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80%,而上海周边主要集中的一些合资、台资建陶企业的一些高端品牌,但产量当时尚不足一亿平方米,至于唐山主要是卫生陶瓷,其实潮州、长葛、唐山三地的卫生陶瓷总量也超过全国产量的80%,当然再早10年(1995年)以前,温州也是重要的建陶产业基地。
但在2006年之后,我国建陶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连续四年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到2009年全国产量超过64亿平方米,增长近50%,而且2010年上半年仍继续保持着增长。在这四年高速发展、扩张的同时,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旧的产业格局正在开始打破,新的产业格局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全面构成。换句话说就是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打破了旧的产业格局,显露了建陶产业新格局的一些发展方向,但距稳定的建陶产业新格局的形成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
建陶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因此新形势、新格局下的建陶产业与产区发展已经受到行业、政府与陶企的普遍关注。最近四年我国建陶产业的发展明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扩张,产量增长近50% 是直接的佐证;
其二是产业转移,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是我国建陶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产业转移,佛山陶企在全国各地建厂圈地4万多亩;
其三是整治提升,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实质的整治提升,使佛山地区关停转的陶企达70%,山东淄博产区的新一轮陶企关停转也将开始,福建晋江产区也已经明显感到这方面的压力;
其四是再布局,从表像上看几乎就是遍地开花,新兴建陶产区如雨后春笋,广东的恩平、云浮,江西的高安、景德镇、丰城,湖北的当阳、蕲春,湖南的岳阳、临湘、衡阳、茶陵,辽宁的法库、建平,陕西的咸阳、宝鸡,河北的高邑、内蒙的鄂尔多斯、山西的阳城、河南的鹤壁,云南的易门,新疆的米泉等等,2009年,建陶产品产量增长超过50%的省份有辽宁、江西、湖北、陕西、重庆、河南、湖南、山西等八个省份,增长最大的省份达268%。当然这些新时期建陶的发展特点都是以生产制造区域化、市场销售区域化为表征,以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为实质。
就我国建陶产业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针对老产区(特别是佛山、淄博、晋江)的产业整治提升力度不减,整个产业扩张不断加大,产业转移逐步到位,新产区的产业布局雏形开始出现。全国建陶产区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几十个,佛山陶瓷一枝独秀的时代即将结束,并伴随着三大产区的规模逐渐减小,随着佛山陶瓷的大规模转移,佛山陶瓷的概念越来越宽,越来越模糊,并逐渐淡化,全国建陶产区进入了群雄纷争的后佛山陶瓷时代。
由于物流成本的比重增加,建陶产品市场区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并直接导致了生产制造区域化。由于建陶产业集群性的特征,但过于集群又易导致环保与能耗的压力,新的建陶产业格局将全面表现出大范围的相对分散,小区域的有限集中。在建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建陶产区彼此将在原材料优势、能源优势、相关区域优势等方面的竞争中逐步完善新的建陶产业格局与产业体系,各个建陶产区将完成自身的产业定位,我国建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