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玻璃制品成型设备的发明与发展,是一个模仿人工成型工艺的过程。机械成型工艺越接近人工工艺就越显得成熟。我们知道玻璃的成型过程中玻璃料的粘度是由低到高,而玻璃料滴在吹制过程中当没有外力的约束是各向同性(即是一个园球)的,可是我们的制品外型往往是长圆型、扁圆形或是长方形等瓶型,这样从初型向成型过渡其吹气量是调整玻璃轴向均匀度的关键。无论是吹-吹法还是压-吹法,在吹气过程中都是一个常量,即一个压力(压强)一吹到底,这就是为什么制品会出现两端厚中间薄,达不到轴向壁厚的均匀。确切地说,吹制过程应该是吹(扩大)→停(拉伸)→吹(扩大)→停(拉伸)→强吹(充足)这么一个过程,就像拉管子一样地使制品达到轴向的均匀壁厚。无论是吹瓶子或是吹杯子都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先进国家由于注重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比较合理,所以同样的机器做出的产品不一样。而我们往往引进设备硬件时不愿引进软件。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玻璃生产厂家或是机器生产厂家都要关心这个问题。对成型机理的研究过去我们投入不够,现在是外国产品已经大批量地进入了我国,大家都要拿我们的产品与国外产品对照出差距以弥补不足,并迎头赶上。与此同时必然对装备行业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