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下的中国电解铝,一个面临着原料和能源双重压力,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和严重亏损的行业,何来大发展的底气。中国电解铝行业重复昔日“暴利”的财富故事的概率已经很小,盲目投资的冲动不仅会贻害企业,而且会加剧整个电解铝产业的困局。
当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国际铝业巨头选择减产和关闭电解铝产能求生时,受制于原料和能源的中国电解铝行业,是否也应该顺势调整发展步伐,稳中求进。当下,中国电解铝存在产量增而不减、产能转而未移、产业调而难控的“三怪”现象,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国外同行“不理解”,也让国内人士大呼“看不懂”。
第一怪产量增而不减国内外企业冰火两重天
国际铝业巨头纷纷收缩战线自次贷危机以来,在世界各国实施积极的救市措施下,电解铝价格走过一波不错的市场行情,但冷静的国外铝企业却并未表现出亢奋,而是开始收缩战线,保存实力,继而向电解铝的上游进发。
如今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低迷,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铝业巨头纷纷做出了减产和关闭产能的决定。
力拓:从2011年底开始,力拓就在考虑精简其电解铝业务,按照其资产剥离思路,将剥离其属下加铝的有关电解铝的13项资产,这些资产的产能占到加铝的三分之一,而这些资产也只是因为盈利不佳或者出现亏损。
美铝:2012年1月,美铝宣布了削减53.1万吨电解铝产能的计划,削减电解铝产量12%,并表示永久关闭美国的3家电解铝厂,重新评估其他电解铝厂的前景。
海德鲁:2012年1月,海德鲁决定将旗下的年产能18万吨的KurriKurri铝冶炼厂的产能削减三分之一,将视情况进一步削减产能。
国内铝企业仍在“高歌猛进”就在国外这些巨头们看空铝市,纷纷调整经营策略时,国内的电解铝企业却无动于衷,产量和投资仍在“高歌猛进”。
细数中国的电解铝企业,其经营并非好过这些巨头们,虽然氧化铝价格处于低位,但由于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上调工业用电价格,国内的电解铝企业已是不堪重负,尤其是那些依靠购买网电生产的电解铝企业可谓“雪上加霜”。电价的上调使吨铝成本提高了700元左右,而与之对应的铝产品销售价格却是震荡走低,上涨乏力,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受到重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地区电解铝厂实际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都超过0.45元,吨铝成本达到16400元,高出产品销售价格。西北部分地区的电解铝企业电价每千瓦时0.45元,企业有点边际利润或微利外,河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电价接近或超过每千瓦时0.6元,吨铝含税成本达到18400元。作为我国电解铝主产区的河南,2011年产能达到459万吨,实际产量392万吨,其用电价格每千瓦时0.64元,吨铝成本已达19000元,典型的亏损经营。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惨状”,如今却没有听到哪家企业减产的声音。
不仅没有减产的声音,而且严峻的行业基本面丝毫未影响到电解铝的投资热情,电解铝行业还在大干快上。在2011年中国电解铝新增产能340万吨的情况下,2012年在建和新建的开工项目产能巨大。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铝业分析师姚希之预测,2012年中国电解铝新增产能将达到270万吨,201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将达到2195万吨。
话外音:冰火两重天
国外国内电解铝行业真可谓“冰火两重天”。对一个行业和市场前景的认知,或许我们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有自己的独立研判,但有一点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市场的变化都不可能让某个经济体独善其身,更何况是一个与国际市场紧密关联的金属商品。
当前,中国经济下滑和国内外电解铝供大于求的情形下,对行业的发展更应充满理性。国际铝业“大佬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不令我们思考。无数次事例证明,这些巨头们的言行往往是一个产业的“风向标”。毕竟一个企业在发展中保存实力是最为关键的,没有了实力,当市场机遇来临也只能是望而兴叹,而当市场风险来临时只能是灭顶之灾。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盲目乐观和冲动,最终贻误自己,也将祸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