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天津滨海新区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正朝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电产业聚集区的目标迈进。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金东虎在接受《机电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风电整机产量预计将达到6000兆瓦,整机生产能力达到7000兆瓦。届时,天津滨海新区将一举成为重要的风电设备制造中心、风电产品出口基地和功能完备的风电研发和检测中心。
风电企业聚集效益扩大
可以看到,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风电产业的集群效应在这里正在不断扩大。
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的风电产业实现产值174亿元,其中,风机整机实现产量3000兆瓦,占全国产量的19%,风电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兆瓦,占全国的20%。
实际上,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条。这里不仅汇聚了维斯塔斯、歌美飒、苏司兰、明阳、东方汽轮机等国内外知名整机企业。同时,还拥有包括天津鑫茂鑫风叶片、上纬(天津)风电材料等在内的20余家风电零部件配套企业。
除此之外,风电服务企业也相继在这里扎根,2011年6月,SGS在滨海新区成立的亚洲首家专门针对风机叶片进行检测的第三方测试中心正式投运。中国船级社也在滨海新区设立分公司,负责华北、北京、天津、西北地区的风电认证业务。
在金东虎看来,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选择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其生产基地,跟天津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
“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辐射‘三北’风电市场,为风电设备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金东虎表示,除了区位优势明显之外,滨海新区依仗天津这一北方重要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所具备的雄厚工业基础,为风电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提供更多相关的配套服务。
同时,作为世界第五大港口,天津港为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临港经济区还为就地进行风机零部件制造、整机装配、设备出口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在借助这些有利条件打造天津滨海新区风电生产基地的同时,滨海新区也在积极进行风电场的开发。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完成汉沽大神堂风电场、大港沙井子风电场、大港马棚口风电场和蓟运河口风电场四个风电场开发项目,风电总装机84台,装机容量达到129.5兆瓦,迄今为止已经全部投入运行。”金东虎如是说。
多举措助力产业基地升级
虽然2011年我国风电行业的各项数据在世界排名依然稳固,但是在连续数年保持高速增长后,风电行业的增速已经开始明显放缓。
除此之外,风电行业一直积累下来的各种顽疾正逐步显现。“目前,我国风电行业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金东虎表示,由于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战”使得风机及配套设备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等诸压力,使得我国的风电产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期。因此,他认为如何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金东虎明确表示,“滨海新区已经做好了未来风电场的发展编制规划、制定了政策,并努力完善环境配套设施”。
目前,滨海新区编制了《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了滨海新区风电产业未来将重点支持2.5兆瓦及以上陆上风机,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风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同时,重点支持风电领域检测试验、认证、共性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同时,未来滨海新区还将支持风电领域检测试验、认证、共性技术开发服务等能力建设;风电并网技术研发、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海上风机试验场和海陆风电场、用户侧小型分布式风光互补示范应用。
《滨海新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也于近日出台,重点支持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完善风电行业发展环境,滨海新区同时兼顾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在超前为落户项目做好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及企业生产所需的其它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以及城市交通等,力争提供优质“保姆式”服务。
据金东虎透露,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已经被列入国家风力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引领风电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天津滨海新区的临港经济区也将规划8平方公里的面积,重点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