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宣布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两部委的强势推动,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迈向高速发展阶段,巨大的绿色建材、新型建材、建筑节能市场浮出水面。目前,各地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对于建筑节能的改造。
新增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此次公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意见》指出,在发展初期,以政策激励为主,调动各方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标准标识等制度建设,完善约束机制,切实提高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将按照绿色建筑星级的不同,实施有区别的财政支持政策。”
财政奖励标准明确
《意见》明确,针对绿色建筑的不同星级,给予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星级越高补贴越多,以单体建筑奖励为主,支持二星级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水平。
今年确定的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意见》还规范了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强调中央财政将奖励资金拨至相关省市财政部门,由各地财政部门兑付至项目单位,对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奖励资金兑付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对商业性住宅项目,目前主要奖励给开发企业,各地区应研究采取措施主要使购房者得益。
中央财政还将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引导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并对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相应调增补助额度。
《意见》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一方面,鼓励保障性住房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明确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时,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另一方面,鼓励各地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建设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节能建材市场启动
随着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脚步进一步加快,绿色建材、新型建材、建筑节能等巨大的市场潜力浮出水面。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的绿色市场规模。“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对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如建筑用钢占全社会钢材消费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会水泥消费的60%等。”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此前预计,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财政部与建设部表示,中国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切实加强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积极支持绿色建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广使用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防火与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
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两部门将系统推行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项工作,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
建筑节能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带动的诸多产业中,值得一提的建筑节能行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王有为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迈向高速发展阶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加快节能减排的坚定决心。目前,中国带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不足4000万平方米,未来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安信证券的分析师表示,《意见》的出台将有助于建筑节能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目前中国的建筑耗能接近总能耗的40%,而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还不到25%,也就是说还有75%需要改造,更何况还有新兴的城市化进程。
“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元,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今年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投入预计将超过40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住建部不断下发有关建筑节能的法规、文件,强势加大建筑节能力度。2012年1月,住建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3月住建部再度下发《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全国各省市也纷纷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相应的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山东烟台正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该市住建局透露,计划今年上半年出台《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年内启动实施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对全市约2万余套老房子实施节能改造。
日前,吉林省正式出台《吉林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方案》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吉林省建筑节能要形成1665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形成744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到“十二五”期末,居住建筑执行节能75%、公建65%设计标准;设计阶段标准执行率100%,施工阶段99%以上。同时,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形成556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力争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以上,形成1.5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上政策的大力推动,建筑节能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相关报道建筑节能存在四大问题
业内专家表示,发展绿色建筑,推广建筑节能并非易事,总结诸多难点,可总结为四点。
一是部分地区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能力建设不足。部分地区没有将建筑节能纳入政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节能目标考核体系,相关部门很难形成合力,政策不配套,政策执行及日常管理水平不高。同时,对建筑节能投入力度不够,尤其是中央财政大力投入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部分地区没有落实配套资金,也使建筑节能的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不到位、监管缺位现象仍然存在。近期,住建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情况通报》。《通报》表示,在检查中发现部分省市缺乏对节能设计专篇的规范性要求及深度规定,施工图节能设计细部处理不够,不能有效指导施工,施工图审查机构节能审查能力严重不足。同时,施工组织方案、监理方案基本照抄范本,普遍缺乏针对性,施工现场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偷工减料的现象仍有发生。而且,一些中小城市缺乏对保温材料、门窗、采暖设备等节能关键材料产品的性能检测能力,产品质量监管存在漏洞。
三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仍然艰巨,改造效果不能有效发挥。考虑用能水平、建筑寿命等因素,北方地区城镇既有居住建筑需要改造的面积约20亿平方米,改造压力较大,同时随着用能水平的提高及改善室内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强烈,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压力也日益增大,并且,供热计量改革较为滞后,北方地区城市只有约1/3左右出台了供热计量收费办法。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约4.2亿平方米,至少30%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后,没有同步实现计量收费,严重影响了节能效果,并影响了企业居民参与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四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制度措施不落实,进展相对缓慢。目前我国基本缺乏对绿色建筑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正确认识,只注意了绿色建筑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10%),忽视了绿色建筑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也还不健全,缺乏针对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及经济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发展缺乏标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