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卫浴企业如何利用“文化土壤”
导读: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并不缺乏文化气质与内涵,也不缺乏培养这种独特气质的优质土壤,然而中国陶瓷卫浴文化元素领域并未打出自己的特色牌,或者还打得不够好。
近年来,文化日益成为新的热点,不仅在新兴的文化产业出现了炙手可热的电影营销、动漫营销,在传统的产业,如建陶卫浴等也涌现了“文化+科技”等创新的模式。
近日,鄙人有幸参加了在东方印象馆举行的首届中国(佛山)文化艺术与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众专家各抒己见,纷纷为文化与产业的对接出谋划策,如把中国传统的书法、山水画融入建筑陶瓷中,形成让人津津乐道的艺术瓷板画;把艺术画中的人物烧制成陶艺作品,实现了平面立体化、虚幻实体化的过渡;把石湾陶艺技术与陶瓷之外的材料结合,冲破视野的局限等等。
咋看,这样一把佛山的艺术文化与建陶产业的结合,能量巨大,工业产品能够借助文化之影响力,短期内迅速提高市场对产品的关注度,长期内不断升华品牌的品位和内涵,实乃皆大欢喜的一大盛事。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结合只是最基础地把文化与产品结合的方式,究竟佛山的艺术文化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同感如何,是否形成了一种归属感,到底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到底怎样才是最重要的。论坛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就特别指出:“文化与产业对接,首先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文化的提高。这种提高包含着很多方面,如展示方式、理论体系等等”。
的确,文化相当于是土壤,产品是种子。只有文化这一土壤肥沃了,营养丰富了,种下的种子生根发芽才能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文化这一“沃土”如何耕耘,潘大师指出,关键还是在于人,只有把艺术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上去,文化的氛围才能自然地营造与普及。正如汪洋书记提过的:
“文化需要树大师,有大师自然会提高,提高了自然会形成产业。”文化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灵共鸣,是一种超越竞争而进入艺术感染的理念,但这种共鸣、理念,必须要建立在文化的提高上,没有文化的提高,硬邦邦地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然而却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触发他们的感悟,最终的结果可能只会造成孤芳自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