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窑炉网

采购中心
行情大厅
资讯
技术
服务
7*24小时服务热线0713-8889956在线客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市场分析正文

新形势下推进湖北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2-06-26  发布日期:2012-06-26   来源: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   浏览次数:231

  水泥工业跨入“十二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全省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1〕32号)以及即将出台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等文件。“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水泥工业将以“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节能减排、技术提升、兼并重组”作为水泥工业今后发展方向。

  一、湖北水泥工业的发展态势

  湖北水泥工业在“十一五”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跨入“十二五”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水泥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着提高。2011年全省水泥产量9517万吨,增长6.1%;水泥熟料产量5724万吨,增长6.8%。同期,规模以上水泥企业131家(全省水泥企业共161家)的水泥工业产值452.55亿元,增长61.65%;销售产值435.27亿元,增长40.74%;实现利润49.67亿元,增长154.67%。经济效益提高既是社会投资和市场的拉动,更重要的是体现结构优化后内部潜能的释放。

  二是行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7年至2010年,全省共计关停小水泥企业(生产线)230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18万吨。截止2011年底,全省新型干法熟料生产企业35家,熟料产量5152万吨,累计增长率12.9%,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90%。截止2012年4月,全省有60条新型干法线,它们主要集中在大型骨干企业中:华新水泥公司(下称华新)19条,葛洲坝集团水泥公司(下称葛洲坝)12条,湖北亚东水泥公司(下称亚东)、湖北京兰水泥集团(下称京兰)各有4条。这四家企业新型干法生产线占全省65%,其在湖北境内水泥产能逾5000万吨,约占全省水泥总产能的60%。湖北前十位的水泥企业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

  三是“转型升级”开始成为行业的共识,新的举措正在部分企业中探索。兼并重组正在按照市场条件展开。华新近两年在省内收购了长阳三源、房县钻石、郧县金龙及鹤峰水泥公司等4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其年水泥生产能力超过3000余万吨。葛洲坝集团水泥公司相继兼并重组了当阳长坂坡水泥公司、老河口宝石水泥公司后,又将与湖北松滋双七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新的独立水泥公司。重组后的葛洲坝集团水泥公司拥有14个分公司,年产能将达到1900万吨。

  新型干法生产线的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初见成效。全省已投入20.72亿元建成28个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37.1MW,年发电量可达15亿KWh,折合年节约标煤52余万吨。华新在国内率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关键技术,在武穴、姊归、宜昌分别建立了危险废物、市政垃圾、三峡漂浮物、城市污泥处理项目。华新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已在国内同行业得到推广应用。

  水泥产业链延伸已初见成果。华新近几年通过新建与并购等途径拥有25个混凝土搅拌站及1个骨料项目,商品混凝土产能突破1000万立方米。葛洲坝、亚东、京兰等企业也相继兴建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这些大企业正在为水泥行业延伸产业链积累经验。

  二、湖北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湖北水泥工业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市场压力和资源压力。

  一是面临水泥产能全局过剩,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全国水泥产能全局性的严重过剩,已经成为行业同仁的主流意见。在这种大的局势下,湖北水泥工业也未能独善其身。当社会投资保持较高增幅时,市场压力并不显现。当社会投资增速减缓、房地产调控不松绑时,市场压力就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2012年一季度湖北水泥业实现利润5.08亿元,同比下跌27.47%;实现利税10.39亿元,同比下跌1.56%。吨水泥平均利润、利税分别由去年同期的34.39元、52.08元,降至23.49元、48.03元。3月份,鄂东地区强度等级32.5水泥的出厂价已跌至每吨280元,较去年底下滑约40元/吨。

  长江中下游新增水泥熟料产能的释放,加大了对湖北水泥市场的压力。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武汉地处九省通衢,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历来都是包括水泥在内的各类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商家必争之地。湖北水泥熟料产能仅占长江中下游的15%(见附表:长江流域生产线熟料产能分布---引自《数字水泥》),市场占有力、控制力处于不利地位。2012年1—4月,湖北累计生产水泥熟料1673万吨,增长4.91%;同期累计生产水泥2792万吨,增长11.96%。水泥产量增长率大幅高于水泥熟料增长率7.05个百分点,显示本省水泥熟料产能发挥受到省外输入水泥熟料的制约。

  湖北水泥市场压力还缘于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湖北建筑市场的低强度水泥需求量偏大,直接影响水泥产品结构调整。2011年全省水泥总产量9517万吨,其中,强度等级42.5水泥1170万吨,强度等级52.5水泥44.88万吨,即强度等级42.5以上水泥仅占全省水泥总量的12%,低强度等级水泥占80%以上。改变这种状态,尚有待于建筑界和水泥界的共同努力。

  二是面临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密集出台,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目前湖北省除少数几家水泥企业综合能耗和排放指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绝大多数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单位水泥产品综合能耗和排放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湖北6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规模类型为:2000t/d以下新型干法生产线9条,2000t/d—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19条,32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4条,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28条。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只占总生产线的46%,低于全国同类规模占比10.87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每条熟料生产线产能仅达100万吨。生产实践表明: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成本明显高于4000t/d及以上生产线,其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当前的水泥市场竞争与以往任何一次不同,不是旋窑与立窑之间的竞争,不是先进产能与淘汰产能之间的竞争,而是新型干法产能之间的实力竞争。因而,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对湖北水泥工业尤其迫切。

  湖北水泥粉磨站也亟待优化提高。当前,全省约85家水泥粉磨站,水泥粉磨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鉴于熟料产能、价格和粉磨站自身条件的多方面制约,2011年实际生产量约1500万吨左右,平均每家产量仅18万吨上下。水泥粉磨企业的达产水平低、成本高,又直接影响水泥的市场占有率。

  湖北水泥企业平均规模仍然偏低,兼并重组任重道远。2011年全省161水泥企业生产水泥9517万吨,企业平均规模59万吨;13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水泥工业产值452.55亿元,企业平均规模3.45亿元。若将华新、葛洲坝、亚东、京兰等4个大型企业单列出来,其他百余家企业的平均规模就更小,市场竞争能力更低。少数大型企业与众多小型企业并存,无序竞争将愈演愈烈。从行业健康发展考虑,湖北推进兼并重组尤为迫切。

  三、湖北省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推动湖北水泥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实际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这条主线,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坚持不懈地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有效途径。水泥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几次大的转型,都历经数年甚至十多年,期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这次在新型干法技术的转型升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必要从战略上理顺思路。

  (一)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办法,支持华新水泥、葛洲坝等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兼并重组,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力争“十二五”期末,全省水泥年产能过千万吨企业3家,过500万吨企业3至5家。过100万吨水泥粉磨企业20家,60万吨规模粉磨企业20家。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全省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加快实施《意见》的步伐,推动水泥企业兼并重组。以节能环保为行业社会责任,提高能源、资源、环境对水泥工业的承载力,努力把水泥工业打造成环保产业。大型企业要创新兼并模式,让中小型企业选择加盟。中小型企业要清醒认清今后的竞争态势,及时择良木而居。协会可以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同政府部门在区域规划、资源整合等方面为兼并重组创造相适应的环境。

  (二)精心优化存量,是新一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全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要做好优化存量,调整产品结构是一项任重道远而又造福人类的工作。当前要组织力量,对现有的新型干法线进行系统调研分析,本着优化的原则进行重新审视,分类指导。

  对于规模合理的生产线,可以分析近几年生产数据,进一步优化设计,有计划地针对性地更新设备,以求更大效益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规模较小的新型干法线,可以研究转产方案。随着高层建筑增加和混凝凝土制品行业的发展,特种水泥和建筑骨料需求上升,转型生产特种水泥或配套陶粒骨料,不失为一种可探索的途径。我们也寄希望于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一批新产业政策、新标准、新规范,引导企业有效地优化存量。

  (三)淘汰落后产能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在全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淘汰落后与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加快。2011年,湖北省已基本完成了机立窑等落后工艺和装备的淘汰工作,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例达到95%以上。虽然为数不多的机立窑已经不是行业的主流,但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随着我国产业政策、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等要求越来越严格,水泥工业淘汰落后赋予了新的使命,由初期单纯淘汰机立窑等落后工艺、装配等,到设计不合理、规模小、能耗、排放不达标或综合管理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这些都将列入下一轮淘汰的范围,这既能解决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又能优化结构,从而过到优化存量目的。

  (四)科学控制增量,是水泥工业登上转型升级新台阶的必要举措。

  如何理解控制增量,在当前是一个敏感问题。控制增量既不是绝对不允许新增产能,也不能沿循原有的方式、仅凭建厂条件核准上新线。要综合考虑区域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区域现有存量优化、技术升级、节能减排及环境压力等。在优化存量的同时对新增量的控制标准和方式要更科学、政策更严格。控制增量核心问题是要研究容许通过什么途径实施增量,判别新增产能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中的效果。

  针对湖北省4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只占总生产线的46%,低于全国同类规模占比10.87个百分点的现实,如何做好控制增量、优化存量,需要从以下几条途径做出努力:在资源、市场布局合理的地区,如湖北东部和中部地区,支持企业上10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改造和淘汰一批低于4000t/d及以下生产线,促使其规模、节能、环保等方面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认真实施并完善湖北发展规划,在兼并重组和改造提高的前提下,为大型企业、优势企业提供增加产能的适度空间。

  (五)合理延伸产业链,是引导水泥工业转型升级进入新境界的有益探索。

  在当今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水泥企业,向水泥混凝土制品、商品混凝土等加工产品和骨料产业等方向发展,延伸水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延伸产业链有两种,一种是紧扣水泥市场、配套服务、提高效益而延伸产业链。另一种是为安排富余人力财力,以期待获取新效益而延伸产业链。前者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是规范水泥粉磨站的建设和管理。粉磨站是传统水泥工艺的裂解,结合混合材开发利用,客观上已经成为水泥产业链的一环。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水泥粉磨站技术规范,并按能耗标准实施差别电价。当前,我们要完善水泥粉磨站规划,加快淘汰产量低能耗高的粉磨站,发挥大企业的市场主导能力,推动水泥粉磨企业兼并重组。

  二是发展商品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制品、混凝土骨料等配套服务产业。实践证明,湖北省华新、葛洲坝、亚东、京兰等企业以多种方式发展搅拌站,起到了直接深入市场、配套服务、提高综合效益的作用。

  三是发展与水泥生产有关的环保产业。华新水泥公司推进的危险废物、市政垃圾、三峡漂浮物、城市污泥处理项目,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开拓出水泥工业新的发展领域。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在省政府及省有关部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和努力,刚刚实践了新型干法技术为主体,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95%以上这个梦寐以求的新台阶,马上又要考虑新的转型升级,的确令人感到时代步伐太快。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干法已经发展成饱和过剩的局面,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产能过剩越严重,市场竞争越惨烈。在大趋势面前,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以积极态度迎接新的一轮转型升级,以科学的态度促使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诚聘英才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广告报价 | RSS订阅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20120198 | 备案:鄂ICP备06002803号 | 全力打造窑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客服热线: 0713-8889956 | 传真: 0713-8889955 | 客服邮箱:Chinakiln@126.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