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国中材集团旗下中材国际7月6日公告称,公司14名部分董事和高管自掏腰包购买公司28.92万股股票。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内水泥生产企业产能过剩,而水泥设备更换周期又过长,作为水泥生产线生产企业的中材国际业绩很难好转。
7月6日,中材国际称,7月4日至5日,公司14名董事、高管以自有资金通过交易系统购买公司股票共计28.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6%,成交价格区间为9.73至9.97元/股。
公告显示,14名增持人包括公司董事长王伟、董事兼总裁武守富、副董事长于兴敏,以及邢涛等11名高管。公司称将及时办理上述买入股票锁定手续。
中材国际主要从事水泥生产线的研发与设计、装备采购与制造、设备安装、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在国内外都有相关业务。
6月3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半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0%-50%。2011年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7.38亿元,据此计算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约为3.69至5.17亿元。
公司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15.1%,因而单独看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盈利情况,净利润大约为0.91-2.39亿,同比下降43%-78%,环比也出现较大下降,低于预期。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为个别境外总包项目预计产生亏损,需要计提损失,其次,少数项目进度没有达到预期。
某证券分析人士则认为,海外经济形势影响了水泥建设市场恢复速度。中材国际不缺订单,但由于海外经济形势不好,部分业主的资金状况影响了订单的有效性和施工的进度。
因此,水泥建设市场恢复速度变缓,不仅造成公司营业收入总量增速的趋缓,而且造成施工环节整体费用上升,盈利能力下降,正是这种量价齐跌的局面,造成公司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短期内看,公司业绩无好转迹象的信号。
受中报预期较差影响,中材国际开盘不久就跌停,7月2日,中材国际收于10.39元/股,跌9.97%。
一位研究员分析认为,中材国际的发展受益于中国过去十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但对于中材国际的艰难挑战才刚刚开始。一方面由于国内水泥产能已经过剩,很多水泥生产线已经建成,且水泥设备更换需要较长时间,公司在国内水泥生产线项目的市场将会逐年减小。另一方面,除了非洲还有一些市场,海外建设势力生产线的市场也逐渐饱和,且非洲市场还面临激烈竞争,因此中材国际未来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