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三年公司利润的大幅增长,让包钢稀土(600111)(600111.SH)总经理张忠信心大增。昨天,张忠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以包钢稀土为主体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有望获批。
不过,多位包头稀土界人士对本报表示,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并不会一帆风顺,而且包钢稀土污染治理方面仍然是掣肘。
北方稀土整合“三步走”
去年年底,包钢稀土正式向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上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今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自治区经信委分别向国务院、国家工信部正式上报了该方案。预计很快就会获得批准,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大稀土企业集团。”张忠说。
据他介绍,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分成三步,第一步以包钢稀土为主体,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在现有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完成内蒙古自治区上游企业整合重组;第二步是联合甘肃、四川、山东等地骨干企业,完善对北方轻稀土企业跨地区联合重组,进一步提高轻稀土产业的控制力和集中度;第三步是积极参与南方稀土的整合重组,通过与江西、广东省稀土企业互相参股,共同搭建稀土合作平台,加强资本合作,形成紧密关系,维护市场稳定。
目前,北方稀土第一步整合就遇到了麻烦。包钢稀土对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整合肇始于去年。去年5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内除包钢稀土公司以外的稀土采选、冶炼分离企业均列入整合淘汰,涉及全区35户企业,整合方式为兼并重组、补偿关闭、淘汰关停三种形式。
但是整合一直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原因很复杂,不完全是资金的问题,比如有一些企业迟迟没有获得环保审核,这样我们就没法收购。”张忠解释说。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称,包钢稀土已经对22家上游稀土企业给予补偿,目前已经关闭13家,对纳入包钢稀土重组合作范围的13家企业将尽快启动重组。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被关闭的厂商跑到了其他地区建设了新厂。此外,包头当地稀土行业人士向本报透露,去年整合之初,有很多企业进行抵抗,不愿意加入包钢稀土,现在也基本同意了,不过问题并未完全得以解决,“比如进来之后面临"吃不饱"的问题,大家的冶炼分离产能都很大,但是国家每年给包钢稀土的指令性指标是有限的,分给每家多少?”
在第一步整合完之后,包钢稀土就将启动北方轻稀土企业跨地区联合重组,“四川、甘肃、山东等地区企业非常有意愿,以轻稀土为主体重组,近期会有实质进展。”
投资海外稀土矿
完成上述两步骤之后,包钢稀土就将启动参与南方稀土的整合重组。
但是这次整合难度远远大于包钢稀土对于轻稀土行业的整合。对此,江西省稀土学会秘书长孟庆江称,南方几家大型中重稀土生产企业尤其是几家央企都在不断扩张,包钢稀土又有什么优势在南方进行整合呢?
张忠不得不直面这样的阻力,他说:“南方整合是南方的事,对南方我们是积极参与,但我们不会去主导。”
包钢稀土此前已经整合了几家江西省内稀土冶炼分离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中重稀土资源,而包钢稀土对南方中重稀土的整合,最核心的因素是要整合到中重稀土矿产资源,而不是简单的冶炼分离厂。
将收购目标瞄向海外稀土资源,是包钢稀土进入中重稀土领域的解决方式之一。“公司计划到海外投资稀土矿,主要是中重稀土资源,目前已经在洽谈一些项目。”张忠透露。
“以前普遍认为国外主要是轻稀土资源,中重稀土是中国独特的资源,实际上不是这样,国外中重稀土资源也很多。”张忠说,包钢稀土进入中重稀土资源领域,主要是稀土应用轻稀土和中重稀土都会用到。
事实上,包钢稀土迫切希望进入中重稀土资源领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未来轻稀土生产企业将由于产能过剩面临激烈的竞争。
美国钼公司(Molycorp)CEO马克·斯密斯(MarkSmith)昨天在包头稀土论坛期间表示,明年公司的稀土产能将具备4万吨。作为昔日的稀土霸主,美国钼公司因环保及成本问题于本世纪初停产,2007年因稀土价格高涨,部分恢复生产,最近两年受稀土价格大幅飙升刺激,开始大规模提升产能,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1.9万吨。
马荣璋告诉本报,如果不考虑产品品种和质量,仅美国钼公司和澳大利亚莱纳公司(Lynas)这两家公司的产能,在2015年后就可以满足中国以外的稀土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