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乌海市政府了解到,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曾经主要依靠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化工产业的乌海终于摆脱了发展困境。今年年底前,该市两大支柱产业——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将初具规模,并形成煤焦氯碱两条特色绿色产业链。
据介绍,近3年乌海市确立了依托资源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优势,重点构建了煤焦化、氯碱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重拳整治焦炭、白灰、电石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累计关停规模小、污染重的能源化工企业1200多家,年产100万吨以下焦化和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全部关闭。与此同时,该市提高了焦化、电石、氯碱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传统化工产业提质升级。
截至11月10日,乌海市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两大国家级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建成了焦化项目15个,年总产能达1600万吨,单产全部在100万吨以上,而目前全国约800家煤焦化企业平均年产能仅为40万吨;氯碱化工方面,PVC已形成年产能120万吨,随着产量的增加,乌海正在建设我国西北地区的PVC交易中心。而且,煤焦、氯碱两条特色产业链开始融合、相互衔接,产业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已经初步实现绿色发展,形成了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产业链条,使工业产品由初级向多元深加工延伸。
此外,乌海市还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内蒙古宜化化工、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油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内蒙古黑猫炭黑、内蒙古东药化工丙炔醇、东源科技丁二醇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大力推进以甲醇、煤焦油、氯碱化工产品等为原料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使煤焦化产品向下游延伸出甲醇、轻油、脱酚酚油、苯酚、工业萘、炭黑等30多种产品,氯碱产业也达到了向精细化、集约化、环保化方向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