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行业性规划。与近些年来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物联网”热相比,这份多年来第一次出台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产业规划性文件似乎还没有引起注意。
“预算拨款优先拨给‘时髦’研究,而参加这些工作的人在职务晋升和物质奖励方面具有优势,可是新技术装备模型往往是在老工艺技术基础上打造出来的,缺少新东西”—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在其对中国的研究着作中如此评论中国的科研激励机制。
虽然这次四部门出台的《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被认为是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但“基础”的落后从一开始就注定物联网式的战略新兴产业概念不过是中国式科研激励机制催生的“泡沫”。
“中国在传感器领域的水平非常差,装备制造领域的高性能传感器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所谓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国内有这水平?传统的都做不好,新兴的就能做好?”谢坤(化名),一位曾参与超精密加工装备研制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老一机部人士就物联网这一话题表示,“我当年参与的超精密加工装备使用的传感器都是瑞士的。”
在信息技术领域,传感、计算和通信是三大支柱。近些年来,随着PC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的日益普及和影响恶劣的科技造假事件接连暴光,CPU/DSP处理器类数字集成电路的概念也在公众中越来越普及。如果说CPU/DSP处理器是信息产品的“大脑”,那传感器就是信息产品的“五官”—现实世界中的光、电、热、力等物理现象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转换为“大脑”处理的数字信号。
2011年,高铁温州事故发生后,华尔街日报曾发表题为《中国高铁真是“中国制造”?》的文章。文章中指出,中国的高速铁路网是利用进口零部件搭建而成的,国内工程师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进口零部件的技术奥妙,这其中就包括防止列车碰撞的信号系统部件—中国高铁的“大脑”。包括高铁在内,中国在PC、手机和汽车等很多工业产品领域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这个巨人其实是“大脑和心脏不健全”。
本次四部门出台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一个亮点是提出成立跨部门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虽然越来越智能化的传感器和仪器仪表与集成电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仪器仪表产业在中国曾经隶属于机械行业,中国光学领域的泰斗、两院院士王大珩被称为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人。从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产业进入爆发式成长以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传感器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础元器件,也曾得到科技部的重视。从“十一五”开始,科技部在863计划的先进制造领域设立项目课题研发汽车、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的高性能传感器。不过,由学院派主导的863成果至今依然停留在“样品”阶段,无法成功进入产品阶段。
自“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概念提出后,传感器技术再次受到重视,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高性能模拟电路及数模混合电路被排在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集成电路类的第一位,排名在数字类的CPU、DSP和存储器芯片等通用集成电路之前。在已经启动的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中,传感器和智能仪器仪表再次被排在智能制造装备基础零部件的前列。
传感器技术的重要性与落后现实之间的“尴尬”从某一角度反映出了中国过去20年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方向性偏差。与美国在CPU领域和韩国在存储器领域的垄断和强势不同,欧洲和日本在模拟集成电路领域依然成功地为本国汽车和装备工业等传统产业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所谓掌握CPU核心技术的论调在国内一直非常流行,但主张上马通用CPU的当事者们却闭口不谈其CPU的相关模拟技术为什么没有延伸出高性能的MCU微控器类产品,尽管后者的生产工艺只需180nm就足够,已经与Intel和三星的22nm生产线有相当于超过5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