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驻企法官工作室’,我们企业很受益,非常感谢!”3月21日,福建泉州顺美集团公司董事长郑泽洽对来访的德化县人民法院院长杨武能说。紧接着,杨武能说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从司法层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另外,也请对法院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据悉,2012年开始,该院出台《司法服务陶瓷产业“过冬迎春”若干意见》,牵手陶瓷企业开展“过冬迎春”系列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在增强企业法律素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帮助企业从宏观环境上争取和创造政策支持、法律帮扶的条件,构建“巡回审判”、“大师调解”、“法律诊所”三大平台,不断扩大司法服务辐射效应,用好用足司法手段,主动为陶瓷企业排忧解难,达到又快又好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巡回法庭:家门口的“守护神”
今年1月1日,该院民二庭林文敬庭长在家中连续接到3个电话后,一路小跑到办公室,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当他看到德化县德鸿陶瓷公司、尚益陶瓷公司、成艺陶瓷公司三位董事长捧着“知识产权守护神”、“公平执法、版权卫士”、“恪尽职守、公正廉明、高效规范、鼎力和谐”三面锦旗笑呵呵地等在门口时,林庭长紧绷的脸露出了微笑。
2012年10月,这三家陶瓷公司分别向泉州中院驻德化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提交诉状并申请证据保全,称三家公司研制开发并经过版权登记的“祥龙献瑞”、“欢天喜地”等系列花面的茶具及保温杯被该县其他4家陶瓷企业大规模仿制、生产、销售,价格远远低于其产品的出厂价。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依法及时对涉嫌侵权的12320件陶瓷产品进行查封,并联合多方力量,多次深入四家侵权企业走访调查,最终促使原、被告共涉7家陶瓷企业分别达成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销毁侵权产品等内容的调解协议。2012年12月14日下午,巡回法庭在该县垃圾场集中销毁这批侵犯知识产权的陶瓷产品1181件、包装盒11139个。
对此,德化县德鸿陶瓷公司方董事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以前发生陶瓷侵权纠纷,都要往泉州市区来回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紧接着,杨武能院长表示:“我们正在努力争取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德化法院部分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管辖权,届时发生在德化境内的知识产权纠纷就可以就地审理了。”
据悉,2011年4月26日,泉州中院在德化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巡回法庭”,这是两级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创新之举。巡回法庭设立之后,法官通过反复求证摸索,建立了“申请+介入”的简易诉前调解模式,即当事人只要申请,巡回法庭立即介入调查,并适时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两年来,巡回法庭共办结版权纠纷16件,涉案金额678万元,诉前调解成功率为100%。
大师调解:金牌“叫停员”
“你们是多年的老同学老伙伴了,想想当时你们拜师学艺时身无分文却肝胆相照,瞧瞧现在,为了这些货款,闹到法院来了,丢不丢人?回去你们好好想想……”2012年8月28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政协委员柯宏荣的身影出现在法院调解室。
2012年8月,眼看着原告德化坤恒工艺品有限公司与被告集隆工艺瓷厂因为定制合同货款短兵相见、矛盾不断升级、调解陷入僵局的情况,承办法官周成铭在双方法定代表人争辩中得知,他们曾经是同学并且跟柯宏荣大师私交甚好。周法官立刻翻开“大师名单”,与柯宏荣大师取得联系,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在这位老前辈面前,双方当事人低下了头,一改先前的“凶悍”,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由被告集隆瓷厂分三期支付原告货款。
据了解,德化陶瓷人才辈出,目前全县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42人。该院在审判实践中发现,全县2000多家陶瓷企业,在产、学、研等方面都与陶瓷大师来往甚密,十分尊重、敬仰陶瓷大师,并且存在相当多的“大师企业”。于是,该院在办理陶瓷企业案件时,经常巧借陶瓷大师的威望,将看似“一滩死水”的案件调成“春意盎然”。
2012年以来,德化法院逐步形成了一个拥有39名各级陶瓷大师的“大师资源库”,详细记录了每位大师的联系电话、家庭地址、工作地址、从艺年限、代表作品等信息,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大师调解法”。同时,选择3家版权保护典型企业开展“与我同行促调解”活动,共邀请17名国家级、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参与调解纠纷61件,调解成功56件,调解成功率为91.8%。
法官工作室:我们的“娘家人”
43岁的老林是贵州人,来德化瓷厂打工已有10个年头了。2012年因计件价格同工厂产生分歧,老林到办公室与车间主任大吵一场,意外发现办公室外挂着一张“法官联系表”。现在老林回忆起这件事,面带微笑地说:“我是老实人,不敢打官司,当时那个牌子就在办公室边上,我心想这肯定跟企业是一伙的。抱着试试的态度打了电话,没想到这个印在墙壁上的法官跑出来了,还帮我要到了钱!”
这只是德化法院司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解读外来务工人员“幸福密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推行各项便民利民举措,通过预约立案、电话立案、上厂立案等方式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立案1340多件。
针对劳动密集型陶瓷企业劳动纠纷较多的特点,该院联合劳动局、司法局、工会等部门建立诉调衔接机制,在25家大、中型陶瓷企业设立“科技法律诊所”5个,“法官工作室”20个,让外来务工人员“足不出街”、“足不出厂”便能解决纠纷。同时,自2013年开始,对事实清楚、标的额不大的案件实行小额速裁方式,截至3月底,已审结该类案件34件,平均审理期限15天,大大简化了诉讼程序,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2012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涉外来务工人员案件225件,调解146件,撤诉51件,调撤率达87.56%,有效缓和了“劳资矛盾”。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法院在服务企业发展上闯出了一条新路。”3月13日,中共德化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金跋在司法服务企业座谈会上说。据悉,2008年以来,德化县陶瓷产业相继面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出口形势严峻,综合效益下滑,发展信心不足,可谓面临行业“严冬”。面对此情此景,德化法院灵活运用司法措施,全面助力陶瓷产业“出招谋变”、勇闯“破冰之旅”,引导企业通过价格联盟缓解压力、品牌联盟实现双赢、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2012年,陶瓷行业产值95.85亿元、同比增长22.9%,并荣获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示范县、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