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表示,此前为了降低排放,已投入大量资金优化生产线。在行业规模和利润都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煤改气不可避免加重建陶行业经营压力。
■清远“陶瓷新政”倒逼陶企转型升级系列报道之五
此前,本报相继推出清远“陶瓷新政”倒逼陶企转型升级之《“黄沙堵门事件”折射陶企困境》、《清远陶瓷离总部经济还有多远》、《“煤改气”加速陶企洗牌》、《“煤改气”誓摘陶企污染黑帽》等系列文章,报道清远对陶企念环保“紧箍咒”,倒逼陶企转型升级。
继去年10月,清远下发《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后,今年3月底,《清远市陶瓷行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又适时出台,对陶瓷行业进行“用地、规划、建设、卫生、消防、安全生产、污染物排放污染”等方面全面“体检”、整治。
煤改气“三步走”第一步“今年3月31日,源潭8家试点陶企通气生产”,但目前时间已过1个多月,陶企仍未试点通气。记者了解到,有陶企已经做好准备,但天然气仍未通进园区,有企业对煤改气持观望态度,多个因素之下造成“煤改气”遇阻。
业界人士认为,《清远市陶瓷行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适时出台,这是煤改气政策的延续,旨在通过行政杠杆推动陶企进行能源改革,但也有人认为,综合整治方案或许已经默许企业只要在包括环保在内的各项审批达标,就并不再需要煤改气,“煤改气”之路再添变数。
煤改气试点期已过企业未能如期通气
清远2002年开始大力引进建筑陶瓷企业,经10多年浮沉,建陶已经成为清远支柱产业。据清远官方通报,清远市目前有云龙陶瓷产业园(清新)和源潭陶瓷工业城两个主要陶瓷产业集聚地,源潭陶瓷城目前建成陶瓷企业12家,其中停产2家,云龙陶瓷产业园目前投产陶瓷企业有13家。
由于当年引进陶企时门槛较低,陶企污染问题一直存在。目前,清远市陶瓷生产企业普遍使用水煤浆及煤制气为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产生的酚水、焦油存在泄漏风险。虽然陶瓷企业治理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污染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据源潭陶瓷业内人士介绍,源潭自2002年大力引进陶瓷企业时,由于门槛不高,当时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是低档次的粗放型陶瓷企业,其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污染较严重。随后,为了应对环保压力,陶企纷纷改进工艺,使用水煤气代替油、煤等燃料,特别是2010年起,清远陶企推广建立脱硫装置,陶瓷烧制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大量减少。
据了解,“水煤气”是由企业自身建设装置,将固态煤变成气态燃料,俗称“煤转气”。清远市环保部门表示,“虽然水煤气较以前的油、煤等燃料污染已大大减少,但靠脱硫装置除硫,仍存在不可控性。此外,使用水煤气还会产生酚水、焦油、烟尘等物质。运送燃料煤过程中对道路环境的破坏、煤渣的处理等环保压力仍然非常艰巨。”
天然气作为陶瓷产业燃料可解决二氧化硫和酚水排放、焦油处理、烟尘污染等问题,同时,由于管道供气,煤运输及煤气发生炉的安全隐患问题都会一并得到解决。鉴于天然气的环保优越性,清远市去年10月份出台《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今年3月31日8家试点源潭陶企通气生产;明年3月31日前源潭所有陶企均要求有使用天然气;2015年3月31日前,源潭陶瓷工业城、清新云龙工业园全面完成“煤改气”,且为鼓励企业早改,在每个时间段分别给予每条生产线130万、100万、70万的补贴。
目前,试点通气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一个月,记者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试点企业仍未有通气作业。记者从一家纳入此次试点的企业处了解到,该企业已经做好通气工作准备,奈何天然气的管道仍未通进企业门口。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于陶瓷企业对使用天然气都持观望态度,天然气公司的管网建设进度也比原计划延迟。
是煤改气还是自行技改?
自去年“煤改气”政策推出,陶企便普遍表示难以消化使用天然气增加的成本。有企业估算,每条生产线因使用天然气每年增加的成本至少400万,一些陶企每条生产线的利润可能只有这么多,甚至还不到。一些陶企负责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煤改气”让燃料成本猛增三成以上,生产每平方米瓷砖要多出三四元成本。
去年的相关经济数据或许可以看出建陶行业的艰难。去年,包括建材(水泥陶瓷等)在内的高耗能行业自5月份开始至去年底,生产已经连续8个月同比下跌,建材行业增加值下降3.6%,包括建材在内的行业利润总额自去年7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持续下降,建材行业利润总额与前年同期相比减少9亿元,降幅为43.3%。
在行业规模和利润都下降的情况下,“煤改气”不可避免加重行业经营压力。企业们表示,如果陶企一定要使用天然气,那么只有利润高的企业能扛得住。在“煤改气”政策推出之初,就有建陶企业呼吁,“只要企业自身改进技术让环保达标,一定要使用天然气吗?”企业表示,此前为了降低排放,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优化生产线,如推行水煤气装置、脱硫装置等,如果再进行天燃气改革,投入的改造成本及使用成本更大。“相比较使用天然气,或许我们再进一步投入资金自行进行技改,让企业包括环保在内的各种要求达到各项标准,所使用的成本更少。”一位不愿具名的源潭陶企负责人表示。
清远市经信局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当初“煤改气”政策推出后,的确遇到了陶企方面的阻力,“主要是因为使用天然气后成本上升和供气稳定方面的担忧,企业都是市场主体,政府部门只能通过包括环保指标在内的各项强制标准的倒逼方式,让企业自身选择是使用天然气还是自行技改达到各项指标。”该名工作人员表示。
综合整治动真格“全身体检”倒逼陶企清洁生产
今年3月底,就是“煤改气”三步走第一步的截止时间点,《清远市陶瓷行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适时出台,综合整治主要排查陶瓷生产企业在用地、规划、建设、卫生、消防、安全生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由各个职能部门负责执法,督促企业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使陶瓷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粉尘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酚水、焦油泄漏的风险得到消除。
综合整治方案要求,已投产的企业,凡不符合国家用地政策、不符合有关建设规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职业卫生要求、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能源消耗达不到清洁生产水平的,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进行综合整治。在建项目,则要排查用地政策和有关规划,卫生、消防、安全生产、节能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建设等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陶瓷企业要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2013年底进行整治效果综合评价。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清远市对陶瓷行业的一次全面“体检”,要让陶企在各个方面的历史“欠账”全部补齐。
综合治理下一些以前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会凸显出来。比如在氮氧化物排放上,陶企表示只要烧空气,空气中有氮气,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氮氧化物,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是建陶行业的难题,综合整治方案中要求废气排放要严格达到国家标准。对此,环保专家表示,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的,废气的排放通过相关技术改进是可以达标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