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整个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加上毕业生总量增加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等相关因素的制约,那么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陶瓷行业,新求职者最担心的难处在哪里?陶企对人才需求有什么苦衷?相关机构对这些又持什么态度?近日,本网记者通过走访陶瓷行业人士以及部分应届毕业生试图为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毕业生:进入陶瓷行业首选知名品牌
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现在有个称号叫“社会新鲜人”。终于走出十几年寒窗,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在是太美妙的事情了。
“我是冲着佛山陶瓷的名气来到这里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李小玲这样说,不少毕业生对佛山陶瓷情有独钟。可是当这些满怀憧憬的社会新鲜人出来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如意,现实的就业环境使他们感到有些茫然。
首先是许多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无异于关上了大门。对这一点许多年轻人想不通:假如每个企业都是这样要求,那我们这些新人又从何处去获得工作经验,所以这是一个不达情理的条件。
入职时的起薪点太低。企业招聘的学历门槛逐步提高,但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身价却一直下降。有些企业在招聘时的承诺(工资、奖励、住宿、工作地点等),与后来的实际情况也并不相符。张明来自内地,应聘陶瓷工艺技术员,厂方承诺月薪2000-3000元,但试用期只有1200-1500元。试用期起码3个月,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包吃住的,在沿海高消费地区,这点工资连吃饭和睡觉都是个问题,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张明颇感惆怅。有的毕业生表示,一定要找到个满意的工作,否则宁愿呆在家里。
不过,许多求职者对于在著名陶瓷产区找到工作仍抱有很大希望。不久前刚与佛山某陶企签约的王海华说,“来佛山之前,北上参加了几场招聘会,经过反复考虑后选择了佛山,希望在陶瓷这一行里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