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2011年12月,广东省确定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广州市、河源市、佛山禅城区等8个试点市、县(区)。今天,这些低碳试点市、县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面临哪些挑战?日前,记者深入中山小榄、河源、佛山禅城等地深入采访,深深感受到低碳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同时也看到了亟待改进的不足和渴望解决的问题。
因为不了解,所以误解;了解愈浅,误解愈深。比如发展低碳经济,有一种说法谬种流传:“发展低碳经济难免会抑制经济发展”。这就是由不了解导致的误解。
的确,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发展,正成为广东绿色转型的杠杆。
1路灯节能改造遍地开花
人还没在中山小榄站稳,我们已看到低碳经济模式在这里堪称无处不在。
“你瞧,这一排路灯,我们全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合作模式,用的全是LED节能灯,降低50%的用电耗能。”中山市小榄镇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益清指着路灯说。
小榄镇是个高度工业化的城镇,2011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202.4亿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能耗合计为24.23万吨标准煤。小榄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小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6.82吨/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1吨,其中主要为工业能耗排放占比76.54%;建筑占比16.80%。
小城镇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小榄镇科学评估和分析了小榄低碳发展潜力和方向,提出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两大低碳改造和两大低碳创新”,两大改造是指:城镇低碳化改造和工业低碳化改造;两大创新是指:低碳产业创新和低碳市场机制创新。何益清说,城镇低碳化改造将重点推进以“三旧改造”为切入点的绿色建筑认证计划,目前,小榄新建建筑达到15%的绿色认证率。
与此同时,小榄镇依托广东省新光源高新技术应用基地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参与“中山市城乡一体化LED路灯照明示范工程”和科技部组织的“十城万盏”等示范工程,通过建立绿色照明示范镇。截至2012年底,小榄镇已投入500万元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LED路灯节能改造,已更换LED路灯6743盏,覆盖公路里程达120公里,通过建设LED路灯示范工程,LED路灯替代传统高压钠灯,推广普及LED灯的应用,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用于LED路灯降低50%的用电耗能,计算节电的回报将超出500万元的投入。
像小榄一样,我省的低碳试点市、县(区)大多尝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路灯节能改造。譬如广州,以“十城万盏”示范工程为契机,推动半导体照明应用。在市区洲头咀公园、中大广场等景观地段新装了400多盏太阳能路灯及风光互补路灯,在风力资源良好的南沙区沿江路、大角山公园等地安装了约500盏风光互补路灯和122盏太阳能路灯。
2构建一个利益的生态链
城市虽然只是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部分,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佛山禅城是我省低碳试点区,在推动低碳经济过程中,禅城紧紧抓住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这个主线,顺利实现低碳转型。
以陶瓷产业为例,它是禅城的主导产业之一。建设低碳城市,就要解决陶瓷能耗高,粉尘污染大;资源利用的效率很低,等等问题。
禅城区发改局常务副局长李钜镇介绍,他们紧紧抓住产业升级这根主线,在低碳试点区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一批低碳的试点企业,通过这些试点企业来解决这个产业发展中一些关键的、共性的制约因素,推动实现产业的升级。
譬如说,佛山市溶洲二厂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系统研发新型陶瓷粉料制备技术,即陶瓷原料粉浆混合造粒技术,并开发其核心设备制造技术,建设示范生产线。
据介绍,轻质绝热陶瓷砖的密度为900kg/m3左右,不到普通陶瓷砖和混凝土的一半,而它的导热系数只有0.2W/m.K左右,是普通陶瓷外墙砖导热系数的五分之一,普通混凝土的八分之一。该项目开发的轻质绝热陶瓷砖所含的气孔为微细闭气孔,作为外墙的饰面材料不会渗水,在实现同样隔热保温效果的前提下,其厚度为普通陶瓷外墙砖的五分之一,普通混凝土的八分之一,重量则不到普通陶瓷外墙砖的十分之一和普通混凝土的十六分之一。
据悉,该技术实施后每条生产线可实现节约378—576吨标煤,至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80吨,该技术推广至全国可实现节约标煤226—3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0万吨,对陶瓷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变意义深远。
不仅仅在生产环节推动企业升级,在销售环节,禅城同样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一个利益的生态链,让利益的攸关方都得到好处,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股绳。
譬如,作为第一批入选佛山禅城区低碳试点企业的东鹏洁具,推出了“换节水马桶,做环保达人”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活动,以此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在具体操作中,消费者换一个节水马桶,东鹏洁具会给一百块钱的积分,也称一百绿币,记录在个人名下。绿币既可以兑换物品,也可以用于公益参与绿树认养活动,树上面有认种者的名字,推动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3“碳汇”交易打开蓄绿新空间
“碳汇”于1992年正式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中,是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交易,就是在国与国或国内部分省市区之间,建立高排放地区出钱向低碳林区购买碳汇指标,并以此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种途径,通过市场机制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使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得到统一。它发挥现有森林的生态功能,将森林每年的固碳量转变为具体的固碳指标,通过市场机制将企业生产减排和森林生态保护融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源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市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36.95万亩碳汇建设任务中,确定114.83万亩作为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其中人工造林83.67万亩,套种补植、更新改造31.16万亩。目前各地按照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可交易碳汇项目建设分类型、分年度,根据林业碳汇项目可交易的建设要求,做好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作业设计以及后期碳汇计量监测、第三方认证及上市交易等相关工作。
河源市龙川县作为全省首批两个“碳汇林”建设项目之一的县,于2008年2月在登云镇启动实施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龙川碳汇造林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150万元种植3000亩碳汇林。2011年冬,浙江一家企业以18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处3000亩的碳汇指标(收入由中国碳汇基金会所得,再用于碳汇造林,实现了森林碳汇的良性循环)。
2011年河源市森林碳汇工程投入建设资金7358万元,碳汇造林18.3万亩,目前已完成碳汇造林12.5万亩。积极实施广东省级碳汇工程示范林政策措施,在县城周边、主干道第一、二重山和大江、大河两侧重要区域位置,建设连片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森林碳汇重点项目造林示范点,以示范点的建设成效带动森林碳汇重点项目造林的全面开展。
扎实推进森林碳汇重点造林工程项目,不仅仅在河源,目前,珠三角地区完成森林碳汇重点造林21.53万亩。2012年珠三角森林覆盖率达到50.4%,比2008年增加1.42个百分点。
目前,我省已研究制定了《广东省林业碳汇项目管理细则》和《广东省林业碳汇监测和报告指南》两个规范性文件初稿。下一步,我省有关部门将积极促进山区和发达地区之间通过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获得生态补偿性转移支付,从而满足企业减排的需求,进一步调动山区发展碳汇林业的积极性。
4节能向建筑交通等领域迈进
当今世界仍然延续着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化的加速必然导致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温室气体排放急剧上升。
广州市发改局资环处处长吴宏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广州市服务业比重为61%,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居于第二位。仅靠工业节能已无法确保完成节能任务。“十二五”期间,广州节能工作重点已向建筑、交通等领域转变。建筑节能方面,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在旧城改造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CBD)、天河智慧城等12个重点区域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去年上半年广州万科金色御府等7个项目共84.9万平方米通过国家和省的绿色建筑标识评审;广州市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连续7年保持100%,2011年施工阶段的执行率达到98%。
在交通节能方面,广州市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近年来,通过构建15个板块,41项具体措施,系统推进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至去年7月,已示范应用691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辆,计划今年底前示范规模超过1500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目前已建成通车地铁里程222公里,新一轮轨道建设规划国家已批复,争取2016年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全面控制中小客车保有量,去年7月1日,广州市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也将极大的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来自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我省扎实推进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落实节能问责和奖惩制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珠三角能耗水平大幅下降。2008-2012年,珠三角地区单位GDP能耗从0.67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531吨标准煤/万元。在珠三角实施严于省内其他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的基础上,2012年珠三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又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4.75%、1.51%、6.73%、4.72%。
截至2012年底,珠三角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890万千瓦,比2008年新增2177万千瓦。大力淘汰落后产能,2008-2012年,全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65万吨,钢铁产能290万吨,造纸产能66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709万千瓦,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大力推行建筑节能标准,2009-2012年,珠三角地区新增节能建筑3.67亿平方米,减排二氧化碳约899.6万吨。
■突破
政府企业分享低碳的红利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中国节能减排的承诺,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发展的宏观因素。众多企业开始分享节能环保产业的红利。
南方电网公司日前发布的《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作为卖电企业,南方电网积极配合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思路,主动帮助企业设计节电方案,仅2012年,就有33家企业与南网能源公司签订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平均节电率达40%,节省电费总额超过3000万元。
东莞市横沥镇的致丽模塑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后,致丽模塑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测试,平均每台注塑机节能率达到55%。与改造前相比,5台注塑机每年可节约电量142万千瓦时,同比下降60%。一年可省下电费108万元。。”
事实上,这种合作模式对企业来说是“零风险”。改造后,企业用节约出来的电费跟供电企业分成,来冲抵对方前期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前期不用投入一分钱。
事实上,众多从事节能的企业开始分享低碳经济的红利。南方日报记者从广州智光电气公司了解到,智光节继年初与贵州毕节江天水泥有限公司签订能源管理合同,节能效益分享年限为7年,预计可分享的节能效益合计为9318万元后,今年5月,智光电气再获大单,与*ST韶钢签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框架合同,效益分享期为6年,智光电气公司预计可分享的节能效益合计2.1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