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目标,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新征程中,要顺应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而深刻地彰显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名城”向“文化强市”跨越。
领悟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德镇陶瓷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宝贵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成为当今建设特色鲜明文化强市的不竭源泉。从物质形态陶瓷文化遗产上看,境内高岭土古矿、古窑等遗址,属于没有同构性的精品级文化旅游资源。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四大传统名瓷,集中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瓷器制作的艺术成就。从精神形态陶瓷文化遗产上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丰富而鲜明:一是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景德镇陶瓷每一次发展和飞跃,都伴随着创新与突破。正是这种领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使景德镇成为我国陶瓷生产与艺术中心。二是兼收并蓄、包容开放。景德镇瓷业历千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门户开放、兼收并蓄。三是崇文尚德、悦和亲仁。陶瓷艺术深刻反映人们追求和美、崇尚正气的价值取向。以福、禄、寿、龙、凤、鹤为题材,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吉祥的向往,以松、竹、梅、荷、兰、菊为题材,传递了人们对刚正气节的赞扬。
与时代特征深度融合
深入转化陶瓷历史文化资源,在促进陶风瓷韵与时代特征的深度融合中,努力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
文化强市要建立在文化感召力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品格,有令人钦佩的文化价值。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弘扬优秀的陶瓷历史文化相结合,凸显思想和精神力量。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将文化看成是经济的附庸和装饰品,也不能把文化建设只看成是有形的文化遗产宣传,而要以挖掘和传承陶瓷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为中心,使人们从文化遗产中看到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坚持把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合理规划文化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积极引导文化工作者通过深度的创意创作,推动文化资源与科技、旅游融合,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发展,提高陶瓷文化资源转化的质量和效益。
相对于美术和陶艺专业的人才济济,景德镇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把陶瓷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因此,应把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纳入人才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更多的文化企业家、文化经纪人和文化创意策划大师,打造一支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陶瓷文化资源,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人才队伍,使景德镇由主要依靠专业美术人才为支撑的“陶瓷艺术之都”,逐步转化为同时依靠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之都”。
走特色鲜明文化发展之路
基于对陶瓷历史文化资源与精神内涵的认识,按照建设特色鲜明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文化强市之路。
一是要坚持把提炼宣传景德镇精神作为主要抓手。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要挖掘有形的文化遗产,更要挖掘无形的精神内涵。景德镇优秀的陶瓷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要加强优秀陶瓷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精心组织开展提炼“景德镇精神”活动,使提炼的精神表述语既反映景德镇恢弘的历史进程,又深刻诠释景德镇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着力把景德镇人自古具有创新创业的品质、海纳百川的情怀、悦和亲仁的理念,融入到当今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和陶瓷文艺作品创作中去,使优秀陶瓷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成为全市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二是要坚持把健全文博设施体系作为主要载体。陶瓷历史文化博物馆最能生动显现景德镇作为陶瓷之城的独特城市风韵。推进陶瓷特色图书馆建设,打造藏书多、影响大的陶瓷文献信息中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以国家级手工制瓷技艺、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为重点,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习基地。加快形成以御窑遗址博物馆为核心,众多国有专题博物馆为支撑、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文博体系。
三是要坚持把壮大陶瓷文化产业作为主要任务。建设文化强市要以陶瓷文化魅力为“魂”,以陶瓷文化产业实力为“体”,实现“魂”“体”相依相融。面向全国、全球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城,规划建设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重点开发陶瓷古码头、里弄堂居文化旅游工程、打造以陶瓷文化为特色的精品旅游文艺节目,形成更多更好的陶瓷民俗风情游、工艺流程游、古迹寻踪游、珍品鉴赏游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陶瓷会展业,拓展海内外的文化交流空间和陶瓷会展市场,力争取得更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要坚持把文化改革创新作为主要途径。以改革的精神构建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创新的活力彰显陶瓷文化魅力。全面完成文化管理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采取合作培养、人才租赁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懂文化产业经营、懂资本运作的急需紧缺人才,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成立文化产业协会,完善经纪、评估等中介机构,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保护、服务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与现代资本、现代科技、现代生活融合,加快陶瓷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瓷乐、瓷舞、艺术瓷的创意水平,不断增强陶瓷历史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