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自2011年以来,从淄博到法库,从高安到夹江,不少陶瓷产区纷纷爆出停窑减产的消息,减产的阴云久久不散。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认为,瓷砖过剩已不会太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是瓷砖过剩之后行业的一道风景,行业比拼将进入整体竞争时代。
瓷砖产量是否过剩
从相对过剩的角度来看,所谓相对过剩是说我们的瓷砖产量在市场需求总量的左右,因为某些自然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短期表现出相对过剩。比如说今年1000万套的经济保障性住房能否完全落实,未来3年的3600万套能否落实,如果今年7月份果真出现房地产的拐点,保障性住房又不到位,也许今明两年瓷砖产量就会出现相对过剩了。基本上可以断定,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瓷砖产品注定与很多轻工、建材产品一样,最后都会达到产量过剩,并相对长期处于产量过剩之中。这样这个行业才会全面出现优胜劣汰、调整提升,促进行业进步。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是瓷砖产量过剩之后行业的一道风景,到时行业比拼的将是陶企整体的竞争力。瓷砖产量是否过剩?应该快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减产——爆仓之后的无奈选择
市场大环境的不景气,让淄博建陶很受伤。减产、减产、减产!从淄博到法库,从高安到夹江……进入6月,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纷纷爆出停窑减产的消息。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爆仓成了最大的压力,使不少陶瓷产区和企业愁云惨淡,一片萧瑟。减产是爆仓之后的无奈选择。入夏以来,虽然部分产区、企业因电力短缺而产能下降,但爆仓现象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堆满了仓库堆马路,堆满了马路堆厂外。居高不下的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导致企业现金流短缺,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但是,由于建陶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企业要做出减产停窑的决定何其“艰难”而又痛苦……
高安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邑,有着悠久的陶瓷卫浴历史。近年来,在佛山陶企转移的大背景下,高安陶瓷卫浴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湖南衡阳、四川夹江、福建晋江、辽宁法库等各陶瓷卫浴产业基地也正在迅猛发展。很明显,中国的陶瓷卫浴行业将面临一次重新定格。
优势:产业规模初露锋芒
高安陶瓷卫浴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乘着佛山陶瓷卫浴产业转移的东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安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建筑陶瓷卫浴集群,是江西省最大的建筑陶瓷卫浴生产基地。随着全国知名品牌陶瓷卫浴企业(如新中源陶瓷卫浴集团、新明珠陶瓷卫浴集团、欧雅陶瓷卫浴、英皇卫浴洁具等)相继落户高安,无疑给高安陶瓷卫浴产业基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2010年年底,高安市建筑陶瓷卫浴生产线将达200条,年生产能力将达6.5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年利税18亿元。
高安建陶基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确定了承接佛山陶瓷卫浴产业转移这一大目标后,高安政府对高安产业基地做了一系列的产业规划。2008年,在政府的努力下,高安被正式授予“中国建陶产业基地”。随后,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建设,如申请并建设高安陶瓷卫浴铁路专用线等。为了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高安市政府出台各种贷款扶持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也成为高安产业基地最大的优势之一。
劣势:缺乏创新只能等死
凭借佛山陶瓷卫浴产业转移这一契机,高安陶瓷卫浴产业基地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政府的努力下,高安成功升级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建陶产业基地,吸引了不少佛山企业抢滩进驻,这与高安配套服务完善、原材料丰富等优势是分不开的。然而,即使有像新中源、新明珠这样巨头企业进驻高安,但这些巨头企业在高安生产的产品始终徘徊在中低档水平,高安的产品市场还是主要停留在高安辐射500公里内的二、三线市场。这迫切要求高安陶瓷卫浴企业提高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各项配套服务完善的情况下,要想征服市场,高品质的产品才是最根本的武器。
同时,高安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疏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这一方面令企业无法抱团作战,形成不了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又使他们无法及时捕捉行业信息,缺乏与同行的思想碰撞,导致其产品缺乏创新力和活力。
高安陶瓷卫浴企业的区域品牌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据了解,同等品质的高安品牌或者高安生产的瓷砖只是佛山销售价的70%~80%。
在高安产业基地迅猛发展的同时,衡阳、晋江、夹江、法库等地也正在崛起。它们凭借自身的优势,并通过不断地修炼陶瓷卫浴行业自身的内功,纷纷对高安的江湖地位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