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先桥,江西修水人,70后诗人、作家。佛山市作协、佛山诗社理事,禅城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他因在家乡扶贫助学做出成绩,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的100位文化人,以及佛山市60年60位优秀作家。
今年10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33届窑炉世界诗人大会上,被誉为佛山“打工诗人”的冷先桥获得了荣誉文学博士称号。近日,他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虽对荣誉加身有些意外,但仍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作家。
写作吃一月白饭省钱买书
冷先桥名字很有诗意,却是他的真名。他说,自己出生于江西农村普通农民家庭,自己读完初中后就辍学回家务农。
“我妈45岁才有我,哥哥都比我大20岁左右,我上完初中的时候父亲已经很老了,”冷先桥回忆道:“他身体不好,所以我帮他种田,(田地)离家很远,我一个人害怕嘛,他就慢慢跟着我坐在田头看我干活。”
由于年纪小,冷家三个兄长最终还是决定让冷先桥工业炉回去上学,回到九江农校读书的冷先桥开始对文学感了兴趣。“我的作文是全校的范文来的,有不少作文登报、获奖。”对文学痴迷的他为了省钱买书,甚至可以一个月只吃白饭。严重偏科的冷先桥未能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只能重回家乡务农。
打工几吨重泥浆一挖就一天
3年务农生活后,东拼西凑凑了80多块钱路费,冷先桥跟随同学一起外出打工做苦力。1995年,冷先桥进入了佛山一家陶企,开始了在佛山的生活。
“那个时候在陶瓷企业还是做苦力,把两米多深的沉淀坑里的泥浆挖出来回收,当时都是人工挖,几吨重的泥浆,一挖就是一天。”由于勤奋而且做事踏实,冷先桥升为企业的物管车间负责人,薪水也从几百元涨到2000多元,有时一个月可以拿到5000多元。
梦想做不了记者成了诗人
“不过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当记者,为老百姓鼓与呼(即‘发声’)嘛,当时一想到这个就热血沸腾的。”当时冷先桥经常投简历到各报社,虽然未能如愿,却意外走上文学之路。
“当时一家陶瓷企业办的杂志给了我这个机会,虽然当时每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但是好开心。”在这份杂志,他做了13年,从当年的记者小冷做到了现在的主编老冷,虽然未能做记者,但这个与文字相关的职业也让他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25年没有停止诗歌的写作的他目前已有上千首诗歌出版,他说“能够应邀出席世界诗人大会我还是挺荣幸的,这是一个全世界诗人狂欢的舞台,可以结实到各国诗人,长见识,更让我开心的是我送去的五本诗集经过评委的评审,颁发给我荣誉文学博士的称号,算是对我这么多年诗歌创作的认可吧。”
现在,冷先桥致力于佛山青少年作家协会的工作,希望培养年轻人的文学热情,“把中国诗歌介绍到全世界”。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窑炉网所有,任何媒体文章来源于中国窑炉网、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http://www.chinakil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