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彩瓷绘是流行在清代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一种釉上彩瓷绘技法。早在元代时,大画家黄公望就好以浅绛彩(淡赭色)作画。
浅绛瓷绘被称为文人瓷绘。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瓷器制作发展到晚晴民国阶段,在工艺上似乎已经走到尽头,由于彼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经日臻成熟,再也难以存在多少创新空间,所以中国瓷器史写到清晚期、民国便戈然而止。
12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浅绛苏富比慈善拍卖会上,3件浅绛陶瓷艺术品拍出天价。其中“程门象耳尊”拍得2100万元,“王凤池龙耳大瓶”拍得3100万元,“金品卿墨梅盖盅”拍得510万元。
其实,虽然工艺上乏善可陈,但艺术上却是异军突起。晚清民国瓷器的最大亮点在于文人画入瓷,这也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公认。而文人画入瓷则从浅绛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新粉彩,开辟了中国瓷器绘画的新篇章。从这个时候开始,以王少维、金品卿为代表的一批御窑厂画师,借鉴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和表现技法,大胆运用在瓷画创作上,把中国瓷器纹饰绘制从工艺性的描绘提升到艺术创作的殿堂。
在当天的拍卖会上,一幅由郭凯歌手书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以10万元人民币成交。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窑炉网所有,任何媒体文章来源于中国窑炉网、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