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行业盛况,已成明日黄花。
经济高涨时期,只要上项目,很快就能回本、赚钱。电解铝产能和下游的铝加工产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
在各种力量催化剂的作用之下,中国的电解铝产能和铝加工产能都已超过全世界的一半。
如今,电解铝和下游的铝加工行业正在吞下产能过剩的苦果。
惨烈的市场竞争令一些企业开始大打价格战,其直接后果是装备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订单增加了,产品成本上升了,但产品的加工费下降了,效益下降了。
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
铝加工项目同质化的大手笔投资,是造成中国铝加工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佰汇方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登文此前在一次铝行业研讨会上说道,而由此带来的则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从而导致铝加工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时代。
而继原铝之后,中国的铝加工产能过剩也已经显现。以铝箔为例,据统计,中国2012年铝箔产能达到350万吨,产量27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80.在十二五末期和十三五期间,铜、铝短期的、结构性的过剩已成必然。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世光也曾如此坦言。
铝加工企业陷入了利润泥淖。
在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心态并不一致。工信部等牵头化解产能过剩的部委,要面对的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强大阻力。和中央不同,地方上倾向于上项目,而不愿意关项目,压产能对于曾以GDP为主要政绩指标的地方官员来说,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有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2月,河南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和订单量都停滞不前,元宵节过后仍有许多中小厂还没有开工。同期,浙江地区铝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以及月平均订单量都在减少,年后铝加工厂商面临人工工资上涨的压力,招工难度加大,当地铝加工行业生产显得尤为艰难。
面对产能过剩,工信部等部委在积极出台系列政策,以求化解和遏制。而企业则在寻求突围的方向。
实际上,提高技术含量、走高附加值路线是业内的共识。尽管总体产能过剩,但部分高端铝材却依赖进口。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宋禹田此前曾举例说明,2003年中国出口铝箔单价为3277美元,进口单价5780美元,进口一吨铝箔价值等于出口1.76吨铝箔价值;2011年铝箔出口单价4172美元,进口铝箔单价20115美元,进口1吨价格相当于出口4.82吨铝箔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