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钢材消费属于淡季,但是钢铁产量仍然增长,库存大幅上升,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造成钢材价格持续下滑,全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今年的一季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季度。
这一境况从上市钢企一季报大面积“变脸”中也可见一斑。仅看账面数据的话,2013年上市钢企业绩起色明显。年报数据显示,33家上市钢企中,仅有5家在2013年亏损,相比上年同期亏损面大幅缩小。然而,2014年一季报显示,亏损面再度扩大,共有13家钢企报亏,占比近四成。其中,从年报到一季报,包括马钢股份、山东钢铁、韶钢松山等在内的10家钢企的业绩出现“变脸”,大幅由盈转亏。
最典型的就是马钢股份,该公司在2012年报亏38.63亿元;2013年年报扭亏,实现1.57亿元的正的净利润。然而,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度报亏4.46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0.61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主要系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钢材市场供求矛盾加剧,钢价持续下跌所致。而细究马钢股份2013年年报也可以发现,公司当年大幅扭亏主要靠的是出售非钢资产和降本增效等措施的助力,而并非钢铁主业经营状况有了根本好转。
对此,兴业证券在昨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虽然2013年行业盈利有所回升,但并非主要来源于钢铁主业,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和资产交易等因素对行业净利润贡献明显。
长江证券分析师王鹤涛亦认为,2013年钢铁行业盈利实现低位小幅反弹,主要是由于扭亏压力下钢企普遍成本管控和降本增效力度。然而,需求增速继续回落导致近两季度净利润持续恶化,再次表明,需求才是决定钢铁等中游制造业盈利波动的根本因素。
持续的行业低迷也使上市钢企资金链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兴业证券在报告中称,通过对钢铁行业资金来源结构对比,发现五大现象:一是近几年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二是银行贷款短期化明显,2013年钢厂短期借款比例由1.4%提升到12%,而长期借款由16%下降到8.5%;三是预收款项占比较10年下跌4.4个百分点,协议户的流失和贸易商押金比例的减少对钢厂抽血明显;四是往来项目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由于近两年煤炭企业的弱势,钢厂在煤炭采购上能获得部分信用展期,但总体效果也有限;五是钢厂自身仅能通过压缩存货和依靠国企背景发行债券补充流动性,但均非持久之策。
资金链的吃紧也使得钢铁行业现金流持续恶化。据本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13年两市33家上市钢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约为76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约2.7%;今年一季度上述上市钢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约为99.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24.7亿元大幅下滑了20%。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也指出,由于贸易商从钢厂抽血和银行贷款的限制,2014年行业现金流继续恶化,部分钢厂通过铁矿石进行贸易融资以缓解资金压力。
了解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请关注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