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水泥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产量占据世界水泥产量的半壁江山。以不到14亿的人口,消耗接近世界水泥产量的60%。2013年1-10月全国水泥累计总产量1,979,501,057吨,同比增长9.05%。10月当月水泥产量232,537,263吨,同比增长8.9%。尽管中国国情特殊,但长时间维持这么高的人均消费量是不现实的。
2012年上半年,全国共生产水泥9.94亿吨,同比增长5.6%;生产水泥熟料6.17亿吨。同比减少0.54%。其中窑外分解熟料产量5. 02亿吨。同比增加0.32%。水泥窑外分解熟料产量占总熟料产量81.29%,其它窑型熟料产量1.15亿吨,多属于淘汰产能(生产特种水泥除外)。从全国统计数据看.2012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同比增长5.48%,远低于2011年上半年19.57%的增幅;熟料产最同比减少0.54%,结束连续多年熟料产量快速增加的趋势。而大地区水泥产量增速最快的是西北地区,原因是该地区水泥总量相对较少,基数低,如有几条新线投产,增速则表现较明显;中南、西南地区水泥产量增速较快;华北,华东地区水泥产量增速较低;东北地区负增长(与东北地区上半年建筑施工时间较短有关)。从水泥生产总量看,华东地区占全国总量的32.94%,占比居于首位,中南地区居于次席,西北、东北地区水泥总量轻低,六大地区水泥的增速与产量,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总规模基本吻合。
从各大区重点城市水泥价格看,华北、华东、中南地区水泥价格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超过20%,其中上海、南京同比价格下降超过40%;西北地区同比价格下降仅次于上述三个地区;东北和西南地区价格下降幅度最小,有个别城市还有小幅上升。重点城市水泥价格反映了该区域水泥需求和市场竞争程度。全国大城市的水泥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只有依靠降低价格,才能卖出产品。总的来看,虽然2012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略有增加,但是数量的增长是依靠填加较多的混合材实现的。水泥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说明水泥严重供大于求。全国水泥供应能力已过剩。
2011年我国水泥需求主要分布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农村和城市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铁路 公路水利和机场;房地产主要包括商品房和保障房;农村建设包括农村自建房和农村基础建设;城镇建设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泥的需求主要是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来支撑的,基建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与水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9年四万亿的刺激政策投下去之后,基建投资的同比增速达到了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固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固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0.1%。2011年货币政策收紧,加上铁路重大交通事故,温州铁路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的影响,基建投资增速大幅放缓,201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负,水泥受此影响,投资也放缓。2009年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放开了银行信贷,同时也放松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限制,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达到33%,其中新屋开工面积同比增长高达40%,房地产市场拉动水泥的产量在2010年曾一度高达26%左右。随后我们看到2010年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房地产投资增速相应放缓,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6.2%,处于一个继续回落的态势,特别是新屋开工面积同比下降比较大,达到7.3%,从而拖累了水泥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本网注明:了解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与信息,请关注中国窑炉网。同时您还可在本网免费注册索取《中国窑炉》杂志,获取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