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达道湾工业园区,鞍山嘉阳重工锻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常运转。然而,尽管锅炉炉膛内烈火熊熊,但竖直的烟囱却看不到一丝黑烟,好奇的记者走近烟囱仔细观看,终于看清:不太高的烟囱仅仅排出几缕水蒸气,瞬时便消散得不见踪迹。
“我们现在这几台锅炉经过煤改气后,几乎实现了‘零排放’,除一点二氧化碳外,现在冒出来的都是水蒸气。”鞍山嘉阳重工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志笑着说道。
作为我省“蓝天工程”重点治理地区,在全力实施“蓝天工程”过程中,鞍山将以工业窑炉气化和机动车油改气为重点的“气化鞍山”工程迅速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稳步推进。鞍山嘉阳重工锻造有限公司便是“气化鞍山”工程的先行者之一。
谈起“煤改气”工程,李洪志坦言,企业生产成本现在看确实提高了一些,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他们认为“煤改气”是一种趋势,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因此政府提出“气化鞍山”工程后,“嘉阳”便积极响应,投资4200万元,将原有的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改为天然气发生炉,加热炉及热处理炉设备使用的燃料改用天然气。
“通过燃煤改用天然气后,公司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57.5吨、二氧化硫138.8吨、二氧化氮148.2吨、炉渣2160吨。”李洪志说,“煤改气”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工厂的生产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公司加热工的马思语对此感受颇深。“燃煤锅炉污染大,粉尘多,特别是每3个月还得钻进锅炉除垢一次,尽管全副武装,但每次‘除垢’后还是满脸的灰尘,出来后我就像一个黑人,下班坐公交车都不好意思上车。”马思语说,“现在只要坐在操作台前点下鼠标一切都搞定了,你看现在咱这工作环境和白领有啥区别。”
“不用除垢也就不用停产,每次除垢需要两三天,一算下来停产这几天至少得耽误五六十万的产值。”站在一旁的李洪志补充说,“煤改气”带来的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鞍山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推进“气化鞍山”过程中,工业炉窑气化工程鞍山确定了17个项目共39台炉窑,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气化改造。实施的公交车、出租车气化工作,目前已更新了200辆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对1032辆出租车进行了油气改造,9座加气站已全面建成。完成了“环保绿标路(区)”的创建工作,大气监控预警系统将于今年底投入运行。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窑炉网所有,任何媒体文章来源于中国窑炉网、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