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陶瓷行业属于资源型、高污染、高耗能行业, 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城市郊区,污染点多面广,很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陈旧。而作为陶瓷窑炉企业最大的污染源,传统“三废”治理是陶瓷企业“绿色化”进程的主要突破口。
陶瓷原材料企业的产品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环保建设,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往往拥有更加完备的绿色、环保理念,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在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的建设。
现阶段,国内不少陶瓷企业对于环保都还处于被动接受的态度,政府出台什么规定,就进行针对性改造,积极性并不高。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陶瓷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详尽的规范和限制。
而另一方面,考虑到陶瓷企业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政府在考核陶瓷企业“三废”排放时,往往执行力度并不严格,甚至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治理陶瓷企业污染的难度。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成本因素会制约陶瓷企业在绿色、环保上的投入,但总体看来,治理污染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必须的选择。
“先污染后治理”已是此路不通,经济利益也并不能成为企业污染环境的借口。在这样的局面下,政府的立法速度和执法力度便成为影响陶瓷企业绿色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
去年,政府针对陶瓷企业出台了“煤改气”政策,由于标准制定详细,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限期内未能实现煤改气的企业将做出停产处罚”的强硬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如果每次都需要通过强硬的手段才能得出良好的结果,恐怕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窑炉网”的网页作品,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延伸内容,版权均属中国窑炉网所有,欢迎其他媒体转载借用,但必须注明出处为“中国窑炉网”。更多精彩信息可以免费订购《中国窑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