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是我国四大陶瓷产区之一,2013年福建建筑陶瓷工业总产值46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晋江、德化、闽清是三大陶瓷产地,仅泉州市目前就有157家建陶企业,415条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其中晋江市共建成投产330条窑炉生产线)。
多个问题凸显,发展停滞不前
据悉,虽然陶瓷产业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但陶瓷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给当地造成很大困扰,落后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灰天”、“黑河”一度成为一些地方受污染严重程度的真实写照。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不断加严的今天,陶瓷产业面对的环保压力成本将提高,这意味着将有部分难以适应的企业将面临淘汰。
目前福建陶瓷生产企业抵挡产品比重偏大,低廉的利润让许多企业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很弱。许多陶瓷企业还在依靠客户提供样品,加工生产用于出口的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样的模式让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福建陶瓷企业布局分散、品牌实力差强人意,获得省市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少的可怜。以闽清县为例,全县目前仅有一家企业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多数企业连产品的定价权都没有,更有企业还在贴牌销售。而以外向型为主的德化陶企,虽然每年的产量都是用几十亿来计算,但是产量和产值却也只是凤毛麟角。
产品更新慢、缺乏高技术人才、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管理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让福建陶瓷行业不断陷入一个尴尬的困境当中,难以自拔。
多项措施助企业走出困境
为了帮助陶企走出困境,福建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努力。在国家环保政策面前,技改是陶瓷企业的唯一出路。
目前闽清县政府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质量品牌、改燃降耗、转型升级等方面下了大工夫,从2009年开始,闽清县政府出台了鼓励陶瓷企业特别是建筑陶瓷企业采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方式,并对采用以天然气作燃料的企业给予补助。2012年,闽清县专门成立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制定《工业大气污染整治规划》和《建陶业污染综合整治》。高峰时期,闽清的建筑陶瓷企业曾达到252家,经过不断整治、关停、转产,目前只剩下42家。
另一方面,企业在技改之后不得不重新进行市场定位。闽清豪业陶瓷有限公司实施余热回收、电机变频改造、窑炉技改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淘汰低端产品,提升产品品质,想尽办法打入中高端市场。目前,该公司年产量达600万平方米,一半以上出口。
当前情况下,陶瓷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十分重要,应进一步扶强扶优。加大整合力度,鼓励企业走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的路子,组建松散、半松散的企业集团,或进行引资嫁接,或直接引资组建大型集团公司,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
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康明山介绍,当前行业技术难题包括重点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陶瓷窑炉节能技术、煤气发生炉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粉尘综合治理技术、低温烧成技术研究、新型高温隔热材料的研究开发等技术等。通过技术对接及时破解行业技术难题,对福建陶瓷产业实现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请关注中国窑炉网。转载或分享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