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是指受各类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余热回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热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市政污水厂、工矿企业及石油化工等领域,目前,余热回收技术正走进集中供暖领域,为居民提供更节能低碳、效益更高的采暖方式。
近日来,随着采暖季的到来,华北地区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虽然在采暖季开始前,多地已完成落后锅炉的拆除工作,但还有部分分散的小锅炉未得到治理,大量的供暖作业对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
据数据统计,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中,每年煤炭的消耗总量在25亿至30亿吨标准煤左右,其中十分之一用于供暖。且其中近一半是散烧的,没有严格的减排措施,对环境影响十分恶劣,供暖整改势在必行。
我国城市能源规划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指出:“集中供暖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集中,二是空间集中,三是小而散的燃煤锅炉控制污染的措施不得力。小燃煤锅炉烧1吨煤产生的排放量相当于一个大型电厂烧10吨煤产生的排放量,这些因素造成雾霾在秋冬季频发。”
使用供热余热代替燃煤能有效的解决燃煤锅炉等多种采暖方式的后续影响,而且在钢铁厂、水泥厂等高温制造业中,余热资源十分丰富,将这些原本被浪费掉的可回收资源利用起来为居民提供暖气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但同时,余热回收技术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余热的温度并不高,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左右,而采暖所需的热量多为六七十摄氏度,必须要提温,通过热泵技术,将热量集中起来,达到可利用的温度。其次,电厂一般处于较偏远的地区,如何将热量输送到城市,提高热量输送的效率是关键。
付林和他的团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的艰苦攻关成功研究发明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该项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热源短缺及热网输送瓶颈难题,实现系统供热能力增加30%以上、供热能耗降低40%以上、热网输送能力提高50%。
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业内人士称,该项技术若得到推广,将对供暖业起到重要的转型推动作用。温饱是民生之本,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供暖关乎千千万万的居民生活。除了供暖制度的科学改制,供暖方式的不断优化也十分重要。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请关注中国窑炉网。转载或分享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