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卫生填埋和堆肥相比,垃圾焚烧占地面积小、消化力强、可通过发电回收一部分能源等优势让其成为近年垃圾处理的热门话题。在政策的引导下,水泥、电力等行业都纷纷表示,希望借助这一蓝海实现绿色转身。
有数据显示,部分发达国家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10%——15%,而目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仅为1.2%。
据官方数据,2013年城市垃圾总量已达1.8亿吨,在中国的近700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局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积量已超过80亿吨,由此侵占的土地面积累计超过5亿平方米。“垃圾围城”日益严重,但我国目前的整体垃圾处理能力还远远不够,而且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也不尽人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其中以填埋为主,占78%左右。
其实早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即发布《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利用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附近的大型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水泥工厂同时也应同时是处理固废综合利用的企业。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及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水泥、电力、钢铁等行业培育一批协同处理废弃物的师范企业,在有废弃物处理需求的城市建成60个左右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针对不同固废协同处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完善废弃物的交易市场、监督体系及激励政策,并逐步形成适于当前国情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这一意见的推出,一方面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等固废给予了明确支持,一方面也再次引起了行业内的争论。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水泥窑协同处理固废的污控标准实际上比原先生活垃圾焚烧的标准有一定的抬高,但这对于本身就具污染性的垃圾处理而言有一定难度,许多水泥企业也只能望而却步。
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保部发布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以及《铅、锌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四项标准,初步形成了标准规范体系。
有业内人士指出,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对比可发现,两个标准中的汞及其化合物、二噁英类的限值完全相同,而协同标准中氯化氢(HCI)限值为10mg/m³,比焚烧标准中氯化氢1小时均值60mg/m³的限值还要严格,其他重金属的标准也抬高了不少。
对此,张益表示,水泥产品和垃圾衍生燃料的生产和销售同样需要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支持,但目前仍未空白。未来想要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水泥窑处置的标准体系。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欢迎广大媒体进行分享以及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