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1月11日新疆率先开始对水泥与采暖采取“错峰”生产起,全国多个水泥产区都陆续开始了错峰生产的举动。
冬季既是采暖的季节也是水泥使用的淡季,在此期间,若继续生产作为水泥半成品的熟料,将使水泥窑炉和采暖锅炉排污叠加,加重大气污染。实行水泥生产和采暖错峰,企业在采暖期停窑,可以有效地减轻冬季大气污染,并有效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危机。以黑龙江为例,目前省内拥有水泥熟料生产线31条,预计在4个月的停窑期内将减少烟气排放4.6亿立方米。
进入2015年,新疆水泥错峰生产已实施2个多月,东北三省水泥错峰生产也已实施了1个多月……在“错峰”生产之后,各大企业最近都在忙什么呢?
据新疆建筑材料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存稳介绍,从去年11月1日起,新疆在全国率先启动水泥错峰生产,企业在采暖期全面停窑,为期4个月。“总体看,新疆水泥企业积极响应错峰生产要求,大部分企业都利用停产期进行培训,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
青松建材化工股份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材龙头企业,错峰生产后公司首先对设备进行检修、改造,实施“五空”,将水、气、油、电和物料全部排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开展了岗位技能、内部细节操作培训。
根据自治区环保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环境监管的通知》,未建脱硝设施或设施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错峰”期结束后也不得恢复生产。所以停产的企业目前除了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还加紧进行工厂设备的环保改造,建设窑炉脱硝设施。
据了解,社会各界人士都会“错峰”生产表示支持。实施“错峰”,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节能减排。“水泥‘错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孙存稳表示,“作为行业管理部门,我们将认真梳理、解决出现的问题,引导企业利用好停产期,为行业健康发展积攒后劲。”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欢迎广大媒体进行分享以及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