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地陶瓷产业不断兴起,从而给陶瓷原料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陶瓷企业面临最大的发展难题就是陶瓷原料问题,可以说陶瓷生产原料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多省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前,瓷砖产能调查小组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部各省调查中了解到,市场销售低迷和陶瓷生产原料短缺是当前陶企面临的两大难题,同时也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川产区中由于陶瓷原料匮乏,当地不少企业为了保证产品品质稳定不惜向广东、湖南等陶瓷原料丰富的省份高价采购。据了解,原本在广东70~80元/吨的黑泥拉到四川来就要300~400元/吨,可想而知,如此高昂的生产成本使四川陶企压力倍增。
前些年,记者曾经采访过多家夹江本地陶瓷企业生产负责人,据他们介绍,自2008年过后,四川的陶瓷原料资源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陶瓷原料以至于从外购进才能解决供需矛盾。如今供需矛盾开始进一步激化,不少企业在川内各地寻找陶瓷原料矿,甚至有企业把范围扩展到贵州、重庆等地。四川明珠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洪容曾告诉记者,企业所需要的优质白泥都是从贵州采购。
供需矛盾失衡,四川陶瓷企业也意识到原料供应稳定的重要性,并开始组织人员寻矿开矿,从而造成大片的森林植被被破坏,自然环境也被糟蹋。
今年年初,广安市邻水县凉山乡关口村大片森林被挖白泥破坏,为此当地村民通过网络渠道向四川省省长投诉。通过调查证实,四川鑫亚陶瓷有限公司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凉山乡关口村开采粘土(白泥),公司的开采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条的规定,其行为涉嫌非法开采。 针对该公司非法开采行为,2014年11月12日,四川省国土局对其下达了《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并予以立案查处。
与此同时,四川省国土局还于2014年11月11日,以邻国土资函〔2014〕285号《关于加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监管的函》函告凉山乡政府,加大对所辖区域内非法采矿的日常监管,落实守护人员,严禁任何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开采矿产资源。 邻水县林业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已责成邻水县森林公安局对此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在“2014年陶业长征Ⅳ”贵州的产能调查中记者采访了当地多家陶瓷企业负责人,据他们透露,贵州陶瓷产业受制于本地原料资源的不足和外地陶瓷产品的入侵很难有大的发展。
虽然贵州拥有4000多万人口,却只有十家陶瓷生产企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本地缺乏高档次的原料资源生产高档次的产品,这无疑是产区的“软肋”。据遵义行远陶瓷执行董事翁航琛介绍,贵州本地陶瓷企业生产的瓷砖主要市场定位在县、镇一级,省、市一级市场份额则是被广东、江西、四川等陶瓷品牌占据。与此同时,翁航堔还表示贵州原本就是陶瓷原料匮乏的省份,但部分优质的原料却外运到四川,而本地企业使用的却是品质不高的原料。
在贵阳市清镇六家陶瓷企业的产能调查中记者就陶瓷原材料问题采访了华威、英迈尔、绿州、吉利等几家陶瓷企业负责人。据了解,由于优质的原材料匮乏,因而造成了贵州瓷砖的品质不高。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经过多年的发展陶瓷产业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煤与陶瓷原材料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云南陶瓷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云南地区的矿产多为“鸡窝矿”式的陶瓷原料矿,为何有“鸡窝矿”一说,是因为当地的陶瓷原料总是分布不集中,一座矿山的产量一般只有几千吨的量,不能持续稳定地供应企业生产,为此企业把这种产量少的矿称为“鸡窝矿”。
在调查中记者也了解到,云南地区以生产外墙、瓷片、仿古砖为主,抛釉砖也是今年才开始有企业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陶瓷原料资源的品质与稳定性达不到高档砖的标准。
“由于陶瓷资源矿不集中,从而造成瓷砖生产不稳定。”南鹰陶瓷董事林时跃说道,陶瓷原料供应不稳定,煤炭资源短缺是导致企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云南易门50公里半径范围内确实有部分瓷砖生产所需的原料资源,但是其品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高,原料资源不稳定一直是企业头痛的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窑炉网”的网页作品,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延伸内容,版权均属中国窑炉网所有,欢迎其他媒体转载借用,但必须注明出处为“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