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系列新常态,如经济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社会治理新常态、文化强国新常态、生态文明新常态等等。
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承载量已达到或已接近上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重要的发展课题,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对窑炉等生产设备进行节能环保优化将是新常态之下的必行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特别是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制造业内部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关键领域的不断突破、融合和加速应用,协同、智能、绿色、服务等日益成为制造业的核心价值体现。包括互联网技术、虚拟化技术等在内的高新科技正与陶瓷、冶金等行业不断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制造”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水泥产能达30多亿吨,占全世界的60%,水泥生产成套技术和装备占有率超过40%。
但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致使我国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且过去十年,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国望尘莫及。大规模投资驱动了国内经济的一路迅跑,同时也沉淀下来了可观的生产能力,形成产能过剩现象。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为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在我国目前的24个大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到2013年底,我国水泥产能约31.9亿吨,钢铁产能10.4亿吨,电解铝3200万吨,当年实际产量分别是24.14亿吨(利用率75%)、7.79亿吨(利用率74%)、2240万吨(利用率70%)。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库存高启,行业运行困难、效益低下。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意义将更加重要。总而言之,我国制造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挑战也有机遇,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做好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作用,就能克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欢迎广大媒体进行分享以及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