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逐渐受到各界认可,开始试点的城市越来越多。11日,工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六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及评估工作。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具有环境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能力强等特点,利用现有的水泥窑设施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不但可以节省新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还可以缓解社会固体废物处理压力和新建集中处理设施选址占地等问题。
《通知》要求,在试点及评估过程中逐步协调完善项目立项审批、改造工程资金支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与协同处置衔接机制、垃圾处理费用补贴与结算机制等,推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机制。
然而,有关水泥窑协同处置给予补贴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在业内难以落实。
“政策上虽然提出鼓励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与之相对应的措施。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方式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补贴方式很不对等。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不但没有发电补贴,而且地方政府补贴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常常低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这也是水泥企业困惑的地方。”中国水泥协会技术中心副主任、环资会副秘书长范永斌表示。
“我们算过一笔账,水泥窑协同处置1吨生活垃圾,平均成本大概在150元左右。然而,生活垃圾的垃圾收运处置费并不能覆盖这一成本。很难达到收支平衡,大多时候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影响协同处置技术推广的一个原因。”中国水泥协会原副会长、特聘专家曾学敏表示。
“但是目前来看,未来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像垃圾焚烧发电一样获得上网电价补贴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不可能每种方式都会获得相同补贴。”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益表示。
另外需要重视的是,目前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面,主要有预气化入窑、预焚烧入窑、预发酵入窑和RDF(生活垃圾燃料化处理)入窑等几种国内已开展试点的协同处置工艺,但是这几种技术,很多企业在推广过程中尚未形成共识。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RDF是由水泥企业下属的子公司制作并提供,仅仅限于公司内部的结算,尚未牵扯到付费与否的问题。但倘若像国外一样,下一步RDF市场放开,由公司以外的第三方进行提供,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界定。”曾学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