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人类能源的总消耗为16太瓦,预测到2050年,总能源需求量将达28太瓦;而我们每年从太阳吸收到的能源,足足有2.3万太瓦,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就可以无污染、无偿养活800多个地球。由此可见,解决好太阳能技术的重要性,而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突破,确实已到了临界状态。
然而,这年过“六旬”的老技术,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其一,它的主要生产原材料,是99.9999%纯度的硅片,其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七成,注定了其昂贵生产成本,使它始终无法与廉价的煤油发电竞争,其生存常依赖政府补贴;其二,它的生产造成大量四氯化硅的污染;多年来,这挂着环保再生能源光环的产业链,却是中国农田的污染源头。但由于它技术门槛较低,二十多年来,上千家晶体硅工厂在中国建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产国;近几年,由于生产过剩,导致恶性竞争。据中国官方数据,国家在晶体硅太阳能方面的补贴和不良借贷损失,达两万亿人民币。
可喜的是,太阳能技术的更新,早已翻过去了两页;先是类似铜铟镓硒或碲化镉一类的薄膜光伏技术,其转换率已超过目前晶体硅市场产品的的水平,美国的FirstSolar和日本的SolarFrontier已成功使用薄膜技术,低成本批量生产此类光伏电池。一般薄膜技术,使用廉价的纳钙玻璃作为基板,来代替硅片,其光伏吸收薄膜层厚度要比晶体硅薄40倍,薄膜技术的生产成本潜力,远低于晶体硅,是真正能抗衡煤油发电的再生能源。到目前为止,中国虽然也参与各类薄膜技术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规模。为弥补中国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上的短板,中国的汉能和中国建材,相应收购了数家国外的铜铟镓硒厂家,包括汉能去年收购美国亚利桑那州的GlobalSolar、美国加州的Miasole,以及德国Q-Cell旗下的Solibro;中国建材也收购了德国Saxony的Avancis。但短期内,这些收购的公司,要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尚不现实。
解决能源问题,太阳能技术是一大关键。前些年,在东莞注册的日阵公司,一个结合中外技术精英的薄膜技术团队,经四年的努力,成功研发了一种低成本四元素共溅射新型铜铟镓硒薄膜工艺技术,其生产成本,远低于晶体硅技术。他们现正在开发最新的下游技术双结钙钛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其转换率有望能突破50%,其生产成本将远低过煤油发电。日阵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现正申报新三板挂牌,试图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壮大巩固其长期的发展规划,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网注明:了解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与信息,请关注中国窑炉网。同时您还可在本网免费注册索取《中国窑炉》杂志,助您企业发展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