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常态使中国经济GDP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经验,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只能维持2~3年,就直接进入低速增长,即进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主动从高速增长调整为中高速增长,目的使中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较长时间,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在GDP占比逐步下降(除非经济下滑至不可预测),水泥需求也同步下降。今年1~4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8%,1~5月份同比下降5.1%,降幅有加大趋势,水泥需求峰值已经到来。
过去10年,资产严重泡沫化,固定资产不断升值,企业只要取得矿山、土地、建设水泥生产线等,即使不创造现金流,资产也能增值,股东有较好回报。同时,水泥市场增长及落后产能退出为新增产能提供市场空间,使水泥市场竞争并不太激烈。因此,对于大多数水泥企业来说,过去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没有生存压力。然而现在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使得当前水泥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和残酷。
水泥企业净现金流成本决定企业能否创造现金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该区域水泥价格下降至生产每吨水泥的社会平均成本线左右:
——水泥净现金流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企业,现金流为负,这意味着企业不但没有创造价值,还在毁损价值。面临要么停产,减少现金流支出;要么随着现金流不断消耗,出现资金链断裂、退出。
——水泥净现金流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企业,仍然能够持续创造现金流,企业将会有更大发展机会:1、随着现金流为负企业的退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可以满负荷生产,使吨固定成本降至更低;2、新创造的现金流可以支持企业建设装备、工艺更先进的生产线,创造现金流能力将更强;3、拥有更多兼并重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让水泥行业的收益得到改善呢?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行业效益。水泥的市场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关联,这一点水泥企业无法改变,企业只能改变供给。水泥过剩实质是熟料产能过剩,要改变供给端,只有减少熟料产能。改变熟料产能的方式:
1、通过全省统一停窑,减少熟料供给。
在特定区域(如某个省)所有企业统一时段、统一关停窑炉,减少熟料产量,人为改变供求关系,从而让熟料价格回升,推动水泥价格上升。统一停窑必须得到该区域95%以上企业认同和参与,否则无法实施。
2、实施大小窑熟料置换,减少熟料供给。
有矿山、工艺装备先进的日产5000吨以上企业熟料供给日产2500吨(含以下,无资源、工艺装备较差)企业。日产5000吨以上企业以略有赢利的价格出厂,使日产2500吨(含以下)企业取得熟料比自身生产成本还低,日产2500吨(含以下)的窑停下来,大小窑熟料置换与煤价联动,与市场无关,减少熟料总供给,使行业供给下降,人为改变供给关系,提升行业利润,实现大小企业共赢。大小窑熟料置换需要相关企业站在行业利益高度,发挥行业智慧,达成共识。
3、通过市场竞争,让高成本企业出局,减少熟料供给。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现金流为负的企业必然会主动或被动减少熟料产能,从而使熟料供给端减少,市场逐步得到恢复。这个阶段中,行业或将保持较长的低价,对行业短期效益不利,但有利于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减少排放、降低能耗。通过市场竞争,让高成本企业出局形成的水泥格局比较稳定,尽管短期比较痛苦,但长期对水泥行业有利。
以上减少熟料产能的不同方式,可以单独或阶段性穿插实施,取决于行业中强者的决策和其他企业的响应,但决定了许多水泥企业未来的命运。
本网注明:本网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窑炉相关行业资讯,欢迎广大媒体进行分享以及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自“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