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对中频炉铸件生产的每一工艺过程进行控制。铸件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从制造模型,配砂,配料熔炼到清理检验考虑,要经过几十道工艺过程;每一道工艺都对铸件的质量有影响;每一个工艺的错误不可能由后面的工艺来改正和补偿。例如,如果模型质量差,后面的造型熔炼,浇注工艺控制的再好,也不可能生产出好的铸件来。所以,要对每一工艺过程都进行控制。
(2)每一中频炉铸件工艺过程的控制范围要严、窄。
确定工艺控制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一定要尽可能做至严一点,并且窄一点。我们的教科书、手册和一些科技文章中都提供了一些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型砂成分及其性能控制范围,甚至一些标准中也提供有参考的成分范围;但是这些成分范围并不能用作铸造企业实际生产的控制数据。因为这些数据考虑到了不同企业的情况,给出的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提示的是各种成分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关系和趋势。如果对这些数据不加本土化直接采用,或许也有可能达到铸件的技术要求,但是,绝不可能保证质量稳定、性能齐一。
例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编写的、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铸造手册》第2版第1卷铸铁篇第278页表4-104[10]给出了不同壁厚灰铸铁的成分(质量分数%)范围(见表2)o如果#1铸铁成分范围为:w(C)3.1%、w( Si) 1.6%、w(Mn) 1,0%、w(P)0.06%、w(S)
0.06%.#2铸铁成分范围为:w(C)3.4%、w(S)1.9%、w (Mn)0.8%、w(P)0,15%和w(S)0.1 2%;显然#1和
#2的铁液都符合上述成分要求范围,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却并不相同,铸造性能也不相同。#1铸铁低碳,低硅,高锰,低磷,低硫,强度高,组织中珠光体量多,硬度高,铸件出现缩松缺陷的可能性大;#2铸铁高碳,高硅,低锰,高磷,高硫,强度低,组织中珠光体量少,硬度低,铸件出现缩松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两种成分的铸铁即使都达到了HT250牌号的要求的抗拉强度( 250~300 MPa),它们的硬度和机加工性能差别却不小。#1铸件的铸造缺陷和废品也要比#2铸件高。由此可见,要保证不同炉次铸件的性能和质量一致,不同炉次铸件的化学成分差别就要尽可能地小
(3)技术再好的中频熔炼炉工人,也无法生产出HT250以上的性能齐
一,质量稳定的高强度灰铸铁件,这是设备条件先天不足决定了的。因此,要想生产世界一流的铸铁件,必须采用中频炉熔炼或者冲天炉一电炉双联熔炼;采用光谱仪进行铁液化学成分分析;由于光谱仪精度有限,采用热分析方法来检测碳元素;等等。
(4)每项工艺的操作参数都要有原始记录,并长期保存。
如果没有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就无从谈起。因为没有原始记录,就无从知道是否进行了控制,控制得是否准确、严格。参数记录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自动记录,例如,光谱仪就自动记录了日期、班次、时间和结果等。
http://www.minglusc.com/BdwlkjNews.asp?id=667
http://www.wcdlsb.com/
http://www.minglusc.com/
http://www.kexindianlu.com/
http://www.wcdls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