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从皮下到中心出现的裂纹都是内部裂纹,由于是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裂纹,也叫凝固裂纹。分析其影响因素有:
1、钢水的成分
1)碳含量
碳质量分数在0.16%以下时裂纹发生率最高,但碳质量分数大于0.16%时裂纹窑炉发生率明显降低。因为碳质量分数在0.13-0.16%时正好处于包晶反应区,因此裂纹发生率高。
2)硫含量
随着钢中硫含量的增加,裂纹发生率迅速上升,当工业炉硫质量分数小于0.01%时,裂纹发生率为0,当硫质量分数大于0.02%时,裂纹发生率高达35%。
3)锰硫比
随着锰硫比的增加,裂纹发生率迅速下降,当锰硫比小于10时,裂纹发生率高达66.67%,当锰硫比大于30时,裂纹发生率降至15%。
2、过热度
降低过热度有利于降低裂纹发生率。过热度控制在30℃以下时,裂纹发生率为5%左右,而当过热度超过30℃,裂纹发生率明显上升。
3、拉速
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拉速稳定于上限时,裂纹发生率最低。
根据以上分析,改善措施为:
1、碳含量按上限控制,避开包晶反应这一裂纹敏感区域;在各个工艺环节尽量降低硫含量,同时锰含量按工艺要求的上限控制,使锰硫比大于30。
2、控制过热度在20-30℃,采取低过热度的浇注方式防止坯壳薄而产生凹陷引起内裂。
3、拉速按上限控制,并尽量保持恒拉速,避免因拉速频繁变动引起的配水量和结晶器液面波动。
4、其他。采用合理的结晶器倒锥度,优化水缝尺寸;根据不同的钢种,选择合适的保护渣;优化二冷水量,采用合理的弱冷制度;二冷区夹辊辊距要合适,要准确对弧,支撑辊间隙误差要符合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