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迅猛的发展壮大,其中平板玻璃只用了10年时间做到了世界第一,产量在全世界超过60%;而加工玻璃窑炉虽然比平板玻璃晚发展了10年,但从绝对量来说也是世界老大,产量接近一半。实际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隐藏了很多问题,包括质量、产品和技术创新等。
历经三年时间,通过大量实验和行业专家反复讨论、修改,首个玻璃釉料行业标准于今年9月正式出台实施,并于11月29日在山东淄博举行了全行业标准宣贯会。这意味着,多年来一直处于“非标”状态的玻璃釉料行业,终于有了自己的标准。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过去由于没有标准进行规范,企业之间存在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情况,这势必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行业的自主创新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佰恒表示,“标准发布后,将会改善这种情况,各地执法部门对质量监督将有章可依。”
“从目前看,建材行业向过去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已不可持续,增速放缓不可避免,之前被掩盖的矛盾逐步会呈现出来。”张佰恒告诉记者,平板玻璃由于被国务院列入5个重点产能过剩行业之一,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近两年又新上了平板玻璃生产线的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从目前看,促进平板玻璃行业节能减排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长期的低价格恶性竞争,部分企业的经营会越来越困难。
在张佰恒看来,过去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也能经营,但今后只会向一头发展,只有优质优价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因此,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更应该用标准进行规范。加工玻璃目前虽然供需平衡,但可能也会出现产能过剩。张佰恒认为玻璃釉料标准的出台,正是顺应了大环境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而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我国加工玻璃产品质量从整体来看良莠不齐,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产品质量意识淡薄,管理难以到位,且生产中有偷工减料现象,使用的原材料常常是不合格的。而目前的生产又无门槛,产品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隐患。要减少种种不良现象,就需要有一个通行的标准进行引导。“玻璃釉料标准的出台,正是为了指导加工玻璃生产企业使用,确保配套材料的质量,最终保证加工玻璃的产品质量合格。”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秘书长李会向记者表示道。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窑炉网所有,任何媒体文章来源于中国窑炉网、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窑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