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位于南贵昆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滇、黔、桂三省(区)边缘重要的交通枢纽,被喻为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过去,这里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红土地,是一座英雄之城。如今,这座边陲重镇经过工业文明的洗礼,在上天赐予的丰富矿产资源中找到了新时期工业发展的新方向。这座历史名城正以铝加工制造业被世人所熟知,中国铝业“航母”的美名就诞生于此。铝加工制造俨然已成为千姿百色的一张新名片,如果说百色铝业正处于“百花齐放”的盛世,那银海铝业公司则当仁不让地成为百花中最耀眼的那一朵“奇葩”。
应对危机就要化“危”为“机”
十一五期间,百色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铝工业发展,铝工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产量得到大幅增长,铝工业企业结构不断完善,助推“中国铝工业航母”全面起航。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百色铝工业发展带来了震级不小的地震,为应对这场全球经济“共灾”,百色铝工业孕育了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转“危”为“机”的战略调整。
“节能降耗是点解铝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题,百色银铝业在全面技术改造时就紧紧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银海铝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开跃在谈到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时说,“这项技术通过对原有的预焙槽的阴极结构改造,在保温型内衬结构及热平衡设置上进行调整,对铝电解流体稳定性研发和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优化,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
作为全国第一家大规模全套成功引进异形阴极技术改造的铝工业企业,百色银海铝业度过了市场最低迷的危机年,趁势果断地保持了企业强劲的后发力,稳稳占据了经济复苏期内的领航地位。
2010年19月,这项新技术通过了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整体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副总经理张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已累计完成了对170台电解槽的改造工程,到2012年7月,预计将完成改造200台。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减少生产成本投入约6千万元。”
坚持技术改革让银海始终保持竞争力
据了解,银海铝业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10年间公司领导从不间断对科研技术的投入与支持。为切实开展好科技创新工作,公司于2009年于东北大学、百色市政府联合成立了广西铝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发挥人才小高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研资金充足等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2010年以来,累计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百色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等荣誉。
“安全、勤俭、诚信、创新、和谐”是银海坚持不变的经营理念。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长期以来,公司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更新创新思路,加大创新投资力度。不断运用创新的手段解决制约公司的各种不利因素,成功抵制了节能减排和电荒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峰告诉记者。“在对现有电解槽进行异形阴极改造的过程中,单单投入的实验成本这一项就高达1500万元。尽管实验成本巨大,但为了能研发出长久有效的降本增效核心技术,公司领导仍然非常支持技术研发中心的各项工作。这项新技术投入运用后,公司用于生产的综合电耗量下降了近800度,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研发中心还针对目前电解槽频繁停槽启槽所产生耗损能效的现象自主研发了一项新技术暨小修槽阻流块节能技术。试验成功后对二次启动槽进行阻流块节能技术改造,可实现吨铝节电约400KWh。2011年对80台电解槽进行了安装阻流块改造,启动后年节约电费达1340万元。
过去的一年,银海铝业在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公司“十二五”建设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思想观念创新的不断深入,经营策略的深度革新,精细化管理、对标管理的全面推广,银海的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张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