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和优化存量资产是强身固本的大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要素,是资产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要把优良资产重点放在升级上,把非优良资产重点放在转型上。”在近日的媒体访问中,刘振江如是表示。
库存压力向钢铁生产企业转移。产量降,社会库存降,钢厂库存却在升。据中钢协统计,5月中旬钢协会员企业钢材库存升至1657万吨,比4月末上升134万吨,升幅为8.80%。钢材社会库存下降,企业库存上升,显示贸易商持货时间短、拿货意愿低,库存压力向钢铁生产企业转移,钢材价格竞争更为激烈。
尽管原料成本下降,但钢材价格回升乏力,导致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零利的状态。市场进入白热化,产能过剩严重,需求进入平台区,很简单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当前“过剩+低盈利”的局面,工信部正在制定一个3年滚动的《行动计划》,即《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该《行动计划》的提出最早出现在2015年2月5日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工信部表示是结合编制中的《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发展纲要》制定的,有望在6月份出台。
《行动计划》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建立2~3个智能示范工厂,提升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同时促进行业兼并重组,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左右;企业能耗总量实现零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
目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并由产能过剩引发的诸如利润下滑、恶性竞争、环保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首先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减少企业间不良竞争,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通道,但由于被兼并企业和员工的退出通道不明确,企业主体缺乏积极性,导致迄今为止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效果不太明显。
到2025年末,钢铁行业将实现产能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形成3家至5家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将目前300多家钢铁企业压缩到30家至40家。这些目标的实现集中在未来十年,其中“十三五”期间将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这期间不排除大规模的合并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