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中心
行情大厅
资讯
技术
服务
7*24小时服务热线0713-8115616在线客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行情 » 统计信息正文

探寻债务危机的根源:钢企积极主动解决债务问题

发布日期:2013-12-05    浏览次数:126

  追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根源还是在于债务重压。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洲债务危机,或是美国底特律市政府债务破产等,无一例外。因此,对于发展陷入困境的钢铁行业来说,债务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起来。

  负债和银行贷款情况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钢铁行业86家大中型企业总负债率为69.74%。7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9.67%,同比上升1.55个百分点;银行借款率同比增长10.2%,尤其是短期借款大幅增长15.25%,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1271亿元。同时,中国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均在上升。大型钢企负债情况也不容乐观。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39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80%,15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90%,有5家钢企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违约风险?破产风险?

  钢铁企业负债性质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因规模扩张而借贷的长期债务,或用于新项目的建设,或用于并购重组其他钢企而所需的资金;另一种是为补充流动资金而借贷的短期债务。但是,为负债所形成的规模扩张的产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2012年底,吨钢利润工业炉为1.68元;2013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为0.43元。有钢铁行业人士慨叹:“目前的钢价回归到了20年前,大概是1994年的水平。”利润微薄,债务沉重,一些钢铁企业经营已受到债务困扰。

  目前国内一些钢企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来维持现金流。如果现金流主要依靠举债来解决,那就有走上不归路的风险。钢铁行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企业的短期借款并没有用于流动资金,而是放在基建投资领域,属于‘短贷长用’,表现出来就是钢铁企业的流动比率大幅下降。”“这说明,企业不仅资金紧张,而且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资金风险有所上升。”这是因为,随着国家对重化工业产能过剩的行业调控政策的日趋严厉,钢企直接从银行贷款的窗口在逐步关闭。有业内人士预言,照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年底前有可能就会有某些钢企因资金链断裂而有违约的风险,乃至于破产而倒下。

  探寻债务危机的根源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钢铁企业债台髙筑、不堪重负的根源,在于规模扩张过度。

  规模扩张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自身搞重复建设,二是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有的企业甚至是两种扩张方式同时发力。

  如某钢企搬迁后,以板材为主要轧材产品,并引进国外全套技术装备。新建厂区需新建供电、供水等系列配套工业设施,交通和商业设施,生活和住宅设施,等等,投资于基础建设的费用超出预算很多倍。加之在全国各地兼并众多中小型钢铁含糊不清,而负债累累。回顾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钢铁业规模扩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而埋下了债务危机的隐患。到2013年底,部分钢铁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的端倪不时浮出了水面。

  在“借新债还旧债”维持现金流的过程中,部分钢企宁愿亏损也不愿停产,因为停产就从银行借不到钱了,毕竟没有钢企愿意最先倒下。

  笔者认为,规模扩张过度,重复建设频仍,产能过剩严重,是钢铁企业债务危机的根源。

  不能“堵”而要“疏”

  负债企业一旦停产便从银行借不到钱,资金链会有断裂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能靠“堵”,而要靠“疏”。

  环保问题会淘汰掉落后钢企,负债问题会使得企业破产倒闭,如何为企业寻找退路,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企业来说,退路不是政府的保护性政策,而是依靠自身企业转型发展。从行业协会和政府的角度来说,协助企业走出困境,需要及早做好准备。例如,补齐落后企业的环保项目如何,分类管理负债企业等等。再如,对于退出或破产的企业,也应在法规上早做准备,如何处理资产、债务,如何安置企业员工等等。

 

点击排行

行业推广

网站首页 | 诚聘英才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黄冈窑炉工业协会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广告报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20120042 | 鄂ICP备12000774号-4
传真:0713-8115617-8188 | QQ群:91422912 窑炉及相关行业群| 客服邮箱:Chinakiln@126.com
主办单位:黄冈市窑炉工业协会 | 网站运营:窑炉工业协会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