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2-26 浏览次数:130
自2011年下半年起,钢材价格逐步下探,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均大幅缩水,同时也暴露出行业中的种种问题。年会“钢铁金融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上表示,“在这个危机之下,我们是需要着重去提升我们整个企业的品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表示,今年我国八大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全面下跌,1到10月份八大主要钢材品种的结算价格仅为3462元/吨,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40元/吨,降幅为8.9%。
据张长富介绍,今年前10个月统计的全行业利润是116.8亿元,企业亏损量达到四分之一以上,行业的利润率仅为0.48%,处于中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月,钢铁生产的主营利润是58亿元,吨钢创造的效益为4.2元。
可以说钢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承受着微薄的利润。对于此种困境,业内普遍归结于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钢价难以回升。
然而,针对产能过剩,唐焕宇认为并不一定全是坏处,“只有过剩之后,大家才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产品同质化太过于严重了。”
目前,不少钢厂为应对当前的困境,提出“降低成本,转变品种”。唐焕宇也坦言,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较强,部分一线钢厂正着手或是期望做产品的接力。
未来钢铁行业的竞争核心会是什么?业内普遍的回答会是“技术”。
不仅是产品生产技术的提升,或许还应包含金融工具的运用,企业管理层自身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不断深入钢铁业。自上期所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上市以来的几年里,钢铁相关商品期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焦炭期货、焦煤期货等均已先后上市交易。今年10月,随着铁矿石期货的上市,将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补充完全。此外,上期所热轧板卷期货、铁矿石指数期货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唐焕宇提出,未来要重视金融工具在交易过程中所发挥的避险作用。目前,在钢材市场频繁波动的情况下,钢厂如何利用好现有金融避险工具,对于企业规避风险,锁定利润显得较为重要。
“在这个危机之下,我们是需要着重去提升我们整个企业的品质。”
网站首页 | 诚聘英才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黄冈窑炉工业协会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广告报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20120042 | 鄂ICP备12000774号-4
传真:0713-8115617-8188 | QQ群:91422912 | 客服邮箱:Chinakiln@126.com
主办单位:黄冈市窑炉工业协会 | 网站运营:窑炉工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