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二季度,全国各地的天气已经转暖,但是
钢材市场仍是乍暖还寒。笔者认为,虽然第二季度钢市下游需求会出现季节性复苏,但是钢市转暖的整体条件有限。而4月初以来,钢价在走出一轮涨势之后,近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2013年,我国经济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7.7%的增长;2014年,我国将2014年GDP增速目标设为7.5%左右,比去年下调了0.2%。GDP增速的下调和放缓预示着钢材消费总体增速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当前国家正在积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由此,经济建设发展所需的钢材消费未来将越来越转向高品质、新材料方向,此前消费量较大的“大路货”钢材消费或受到抑制。此外,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这比全年目标还低0.1%。
今年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55%,2月份降至50.2%,3月份为50.3%。从PMI指数来看,第一季度制造业呈现“低位平稳、小幅震荡”的运行状态,勉强维持在荣枯线之上,这表明制造业生产并不活跃。其中,3月份,我国船舶新接订单为390万载重吨,环比回落20.1%,同比回落10.3%;汽车生产220.17万辆,环比增长34.41%,同比增长5.59%。预计第二季度,在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PMI指数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因此需求出现大幅释放的可能性较小。
粗钢蓄积总量是世界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我国目前正在探索走新型
工业炉化发展之路。1949年~2012年,我国粗钢蓄积量已经累计达到71.53亿吨;相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粗钢蓄积量将达到90亿吨。粗钢蓄积量达到目标值后便会呈现下行态势。业内相关人士认为,我国的粗钢蓄积量目标值为100亿吨,那么按照目前的情况还有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意味着粗钢产量还有继续增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