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我国的经济不仅处于“换挡期”,还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因此,虽然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但面临下行压力;虽然后期
钢材需求会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会太大。
钢铁企业应主动适应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高质量地“烹饪”出客人喜欢的“菜肴”,同时在需求增速放缓的市场中控制好“餐馆”的成本和规模。
如果把钢铁行业比作一个餐馆,那么下游用户就是来餐馆吃饭的消费者。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餐馆必须相应提高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更新菜式。餐馆无法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只能适应消费者的变化,并根据变化作出调整。
现在,钢铁企业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结构和用钢需求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是时候调整“菜谱”了。
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4%,创近几年的新低,经济增长进入了“七上八下”的新阶段。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第一季度,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9.0%,比第二产业高4.1个百分点,保持并扩大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此外,2013年,我国消费同比增长13.1%;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消费同比增长14.5%,显示出消费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
在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
钢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房地产用钢消费增速下滑和制造业需求相对稳定。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减少25.2%;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2%,保持稳定增长;机械行业平稳回升,输变电设备和高端机械制造领域表现突出;造船完工量虽同比下降21.4%,但降幅已逐月收窄,造船行业正在逐步复苏;在家电行业中,房间空气调节器的产量同比增长19.9%,家用洗衣机的产量同比降低3.5%。基于需求的变化,钢铁生产的品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季度,造船板产量大幅增长,占中厚板轧机产量的比重同比上升8.2个百分点;汽车板需求较好,产量保持增长;电工钢板的产量保持增长。
同时,政策性的需求增长也值得关注。今年,中央采取“微刺激”的方式释放稳增长信号,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求加快推出、尽早见效。其中,与钢材消费相关的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比如,国家开发银行正在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用来专项开展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业务,争取4月底前为棚户区改造发放1000亿元贷款;国家将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其中国家投资的近80%将投向中西部地区,等等。这些项目和措施的落地,必将对稳增长、调结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钢材创造了一定的需求空间。
本文来自
中国窑炉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中国窑炉网!